[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池Cu2S/FTO对电极及其电化学沉积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1491.9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谢腾锋;邱庆庆;王德军;徐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00 | 分类号: | H01G9/00;H01G9/20;C25D3/38;C25D5/48;C25D7/1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淑秋;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cu sub fto 电极 及其 电化学 沉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Cu2S/FTO对电 极及其电化学沉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开发新能源是 有效的解决途径。太阳能是理想的新能源之一,而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 能电池是最为可行、有效的光电直接转化的形式。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 (QDSCs)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其中一类,由于其成本低,理论转化效率高, 因此在学术领域和工业领域均备受关注。自1998年,Nozik等首次提出了量子 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概念,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对QDSCs的研究越来越多,至 今QDSCs的最高光电转化效率达到了8.21%,成为最有前景的光伏发电发展方 向之一。
对于QDSCs的研究包括氧化物薄膜结构,量子点的研发、设计和优化等方 面的研究。除此之外,QDSCs的电解质和对电极的研究对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 能的至关重要。对电极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光阳极从外电路传输过来的电子和催化 电极上的氧化还原电对再生以维持电池正常工作,因此理想的对电极材料必须对 氧化还原电对有很好的催化活性且在电解质溶液环境中能稳定存在。目前 QDSCs最常用的电解液为S2-/Sn2-多硫电解质,也有少数使用Co2+/Co3+基或 其它电解质,而S2-/Sn2-多硫电解液也是QDSCs的最理想电解液。在DSSCs 中通常被用作对电极的Pt电极,在I﹣/I3﹣电解液中有比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 性,但是在S2-/Sn2-电解液中Pt容易“中毒”而降低催化活性,导致QDSCs的 填充因子普遍较低,光电转换效率(PCE)也普遍很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对各种非铂材料进行了研究,主要为硫化物材料包括 Cu2S、CoS、PbS,以及其他材料,如Cu2ZnSnS4、TiC、各种羰基材料(纳米 碳管、纳米碳球、纳米炭黑、多孔碳球)和各种导电聚合物材料等。其中Cu2S 由于其较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而成为目前QDSCs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对电极。 目前制备Cu2S对电极的常用方法是以黄铜片为原材料,先用浓盐酸对黄铜片在 70℃条件下进行预处理,然后用多硫电解质溶液硫化的方法,得到Cu2S/Cu对 电极(BingGao,ChaoShen,ShuanglongYuanetal.Influenceofnanocrystal sizeonthequantumdotssensitizedsolarcells’performancewithlow temperaturesynthesizedCdSequantumdots[J].JournalofAlloysand Compounds,2014,612:323-329.)。然而这种原位制备法在硫化的过程中容易对 铜基也造成腐蚀,引起电极的机械稳定性差和电解质溶液泄露等问题。为了克服 Cu2S/Cu对电极的缺点,人们对其他制备Cu2S对电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 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将制备好的Cu2S纳米粒子和导电碳涂在FTO上(DengM.H., HuangS.Q.,ZhangQ.X.etal.Screen-printedCu2S-basedCounterElectrode forQuantum-dot-sensitizedSolarCell.Chem.Lett.2010,39,1168-1170.)或 制备Cu2S和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对电极(RadichJ.G.,DwyerR.,Kamat,P. V.Cu2SReducedGrapheneOxideCompositeforHigh-EfficiencyQuantum DotSolarCells.OvercomingtheRedoxLimitationsofS2-/Sn2-attheCounter Electrode.J.Phys.Chem.Lett.2011,2,2453-2460.),但是以此对电极组装 的太阳能电池性能还是不及以Cu2S/Cu为对电极组装的太阳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14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