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浮式燃烧碳化裂解一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1359.8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5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胡瀚文;杨尤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青山绿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30 | 分类号: | F23G5/30;F23G5/027;F23G5/46;F23G5/14;F23G5/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9 | 代理人: | 刘辉,廉红果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燃烧 碳化 裂解 一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式燃烧碳化裂解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垃圾量持续增长,处置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危害不仅体现在占用太多的土地,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恶劣环境,而且会对大气环境、地下水源,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
现有处理生活垃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垃圾填埋的方式,这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若产生渗透液,还会对土壤、地下水造成破坏;还有一种方式是垃圾焚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垃圾处理技术,可以较充分地回收垃圾中的热能,是垃圾减量化的体现。传统的垃圾处理炉直接将垃圾进行燃烧处理,但是,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垃圾热值低的状态下直接燃烧会使得垃圾燃烧不彻底,产生大量的二噁英,若要提高热值则需要添加煤、油、电等辅助燃料以提高温度,增加了成本并造成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传统的余热回收装置常采用气水换热器对水进行加热使之获得它用,但由于垃圾场通常建立在远离居民区及厂区的地方,热水经过长距离的管道输送其热值损耗量大,此类方法并不具备实用性。且传统的燃烧炉为保证烟气的停留时间以使得烟气燃烧充分常使用形体复杂,体积庞大的烟道,使得设备占地广,维护困难,而实际使用效率却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浮式燃烧碳化裂解一体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悬浮式燃烧碳化裂解一体设备,包括裂解炉、位于裂解炉上方并与裂解炉联结为一体的燃烧炉,所述裂解炉与燃烧炉上均设置有观察口,所述燃烧炉上设有若干补氧孔及点火器,所述燃烧炉顶部设有尾气排放口,所述裂解炉由外炉体及安装于外炉体中的内炉体组成,所述内炉体顶部设有带密封掀盖的垃圾投放口,所述内炉体为导热体,所述外炉体的内壁上披覆有隔热材料,所述内炉体的外壁与所述外炉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一环形夹层,所述环形夹层顶部及底部均使用隔热材料密封以形成密闭的空间,所述外炉体的外圆周面上靠近外炉体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密闭的空间贯通的进气口及气体排出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尾气排放口通过余热回收管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与气体排出口位于所述外炉体的同一侧,在靠近所述气体排出口上方位置设有一阻热板将所述密闭的空间分隔为上下两层,所述阻热板上设有一气体流通孔贯通上下两层,所述气体流通孔与所述气体排出口位于所述内炉体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内炉体的外壁与所述外炉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值为20cm。
优选地,所述燃烧炉上设有气旋板将所述燃烧炉分隔为初级燃烧室及位于初级燃烧室上方的二级燃烧室,所述气旋板由多块挡板呈波浪折叠状依次拼接在一起,各挡板间的夹角为锐角,在所述挡板朝向初级燃烧室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斜向下的小挡板,在所述挡板朝向初级燃烧室方向的拼接处及朝向二级燃烧室方向的拼接处分别设有若干小孔状出气口。
优选地,在所述二级燃烧室靠近所述尾气排放口的位置还设有一道气旋板。
优选地,烟气在初级燃烧室与二级燃烧室中的停留时间≥2秒。
优选地,所述裂解炉与燃烧炉之间设有裂解气收集管道,所述裂解气收集管道呈圆锥台形,其大端连接所述裂解炉,小端连接所述燃烧炉。
优选地,所述裂解炉内炉体的底部设有垃圾布料器,所述垃圾布料器为呈仰角30°朝中间聚拢的圆锥台形。
优选地,所述裂解室内炉体中设有旋转螺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改变了焚烧方式,先对垃圾进行裂解碳化,再对所获得的裂解气进行燃烧,提高了热效率,杜绝污染物尤其是二噁英的形成;
2、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成本低;
3、对燃烧炉中燃烧后的高温尾气进行余热回收以烘烤垃圾,提供垃圾的热值,使其充分裂解,节能环保;
4、设置了布料器及螺旋搅拌器,使得垃圾裂解更充分;
5、设置了气旋板控制燃烧气体的流速,过滤了烟气中的大部分粉尘,烟气在燃烧炉内的停留时间变长使得烟气燃烧得更彻底,且气旋板将燃烧炉分隔成了初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初级燃烧室对二级燃烧室具有加热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二级燃烧室的热效率,避免了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炉体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炉体横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青山绿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青山绿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1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