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加固灌浆养护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1313.6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4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华锋;肖瑶;方景成;李建林;张恒宾;王晨玺杰;王哲;张小景;胡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加固 灌浆 养护 试验装置 | ||
1.一种微生物加固灌浆养护试验装置,包括微生物注浆台(18)、支架(19)、试样养护箱,微生物注浆台(18)通过进液管(6)和进液管接头与支架(19)相连,微生物注浆台(18)、支架(19)分别搁置在试样养护箱的导轨槽(23)、支架滑槽(32)上;其特征在于:在微生物注浆台(18)上有四个箱体,分别是清液箱(1)、菌液箱(2)、固定液箱(3)、胶结液箱(4),四个箱体分别通过四根进液管(6)与四个微型水泵(5)相连,四根进液管(6)再与试样养护箱面板上的四个流速监测仪(25)分别对应相连,从四个流速监测仪(25)接出进液管(6)之后,合并成一根进液总管,进液总管通过进液管总接头(8)与上橡胶卡口塞(10)的相连;上橡胶卡口塞(10)下面设有缓冲层(11),缓冲层(11)下即为试样(14),待加固的试样(14)盛放在盛放于聚丙烯PP模具(12)中,聚丙烯PP模具(12)外侧有用于对模具进行保护的有机玻璃套筒(13),聚丙烯PP模具(12)与有机玻璃套筒(13)通过上橡胶卡口塞(10)、下橡胶卡口塞(10’)进行固定,下橡胶卡口塞(10’)上设有出液口(15),出液管(16)与出液口(15)相连,将多余的废液排到废液箱(1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生物加固灌浆养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玻璃套筒(13)搁置在支架(19)的套筒固定筒(20)内,支架(19)下设支架滑轮(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生物加固灌浆养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注浆台(18)搁置在试样养护箱的导轨槽(23)上;所述微生物注浆台(18)可在试样养护箱的导轨槽(23)上左右滑动;支架(19)搁置在试样养护箱的支架滑槽(32);支架(19)可在试样养护箱的支架滑槽(32)上左右推拉;试样养护箱的面板上下部分设有由用钢化玻璃制成的可视窗口(29),试样养护箱的面板中部设有流速检测仪(25)、流速调节开关(24)、精密数显压力计(27)、精密调压器(26)、养护箱温度显示仪(30)和温度调节按钮(31);试样养护箱顶部设有气孔(34),底部设有养护箱滑轮(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生物加固灌浆养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液箱(1)、菌液箱(2)、固定液箱(3)和胶结液箱(4)上均设有用于对注液量进行计量的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生物加固灌浆养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注浆台(18)的台面上设有四个孔洞,便于进液管(6)穿过台面与下面装置部分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生物加固灌浆养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1)做成一个便于放置的块体,缓冲层(11)用于将所注液体均匀分配到待加固的试样(14)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生物加固灌浆养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PP模具(12)和有机玻璃套筒(13)之间存在3mm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生物加固灌浆养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9)上设有推拉支架的抓柄(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生物加固灌浆养护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养护箱右侧设有侧门,侧门上有养护箱门把手(28)。
10.一种微生物加固灌浆养护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试验者首先将清液箱(1)、菌液箱(2)、固定液箱(3)和胶结液箱(4)四个箱体内分别注入相应体积的液体,然后将微型水泵(5)通过进液管(6)分别与四个箱体相连,再将进液管(6)从微型水泵(5)接出待用;
步骤2:将缓冲层放置在下橡胶卡口塞(10’)上,并按入至缓冲层上表面与橡胶卡口塞平齐,再待加固的试样(14)放入聚丙烯PP模具(12)中,将聚丙烯PP模具(12)插入到橡胶卡口塞的卡口中,然后将有机玻璃套筒(13)竖直搁置在橡胶卡口塞,且有机玻璃套筒(13)的外侧与橡胶卡口塞的外侧平齐,最后将另外一块缓冲层放置在待加固的试样(14)上,且上橡胶卡口塞(10)按照聚丙烯PP模具(12)与有机玻璃套筒(13)的位置将卡口卡住;
步骤3:在待加固的试样(14)放入聚丙烯PP模具(12)并且安装好后,先将微生物注浆台(18)搁置在试样养护箱的导轨槽(23)上,再将支架(19)搁置在试样养护箱的支架滑槽(32)上,然后将从微型水泵(5)接出的进液管分别接到试样养护箱面板的流速监测仪(25)上,再从流速监测仪(25)上接出,然后将接出的管线通过进液管接头(8)接到进液口上,以此将微生物注浆台、支架和试样养护箱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装置;
步骤4:清水的注入:将微生物注浆台(18)拉出,打开清液箱(1)的止液夹(7)及与清水箱对应的微型水泵,再将微生物注浆台(18)推进试样养护箱,关闭试样养护箱门,开始对试样(14)进行清水的注入,在注入清水的过程中,通过观测流速检测仪(25)和调节流速调节开关(24)对清水注入的流速进行控制,通过观测精密数显压力计(27)和调节精密调压器(26)对清水注入的压力进行控制,通过观察养护箱温度显示仪(30)和调节温度调节按钮(31)对试样养护箱的温度进行控制;
步骤5:菌液、固定液和胶结液的注入:步骤同清水的注入;
步骤6:根据试验设计的要求,循环进行步骤5若干次;
步骤7:在注浆完成以后,对注入的微生物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和温度根据实验设计要求进行设定;
步骤8:养护结束以后,打开试样养护箱门,将微生物注浆台(18)和支架(19)同时拉出,打开进液管接头,将微生物注浆台(18)再推入试样养护箱,把经过微生物加固之后的试样(14)取出用于后续相关裂隙加固后的微观观测和相应强度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13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溢流损失装载机液压工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树脂窨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