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呼吸机雾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1217.1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7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翮;王贵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振翮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呼吸 雾化 装置 | ||
1.一种智能呼吸机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呼吸机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上端盖、连接管、容量杯、进气端口、连接端口、导管、气体流量控制器、分流接口、呼吸机接口;
容量杯的上端螺旋安装有雾化器,雾化器的顶部安装有上端盖,上端盖上设置有单向活瓣,上端盖外套装有连接管;容量杯的侧壁上安装有出料口,出料口内安装有橡皮塞,容量杯的下端安装有进气端口;进气端口外套装有连接端口,连接端口通过导管与气体流量控制器相连接,气体流量控制器通过分流接口与呼吸机接口相连接;
所述的连接管包括:下连接口、连接体和后连接口;
连接管的下连接口套装在上端盖上,下连接口的上端安装有连接体,连接体的前端安装有后连接口;
所述的导管包括:圆管状的塑料管,和位于塑料管内套叠在一起的圆管状的编织网和弹簧网;
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采用M3090A控制器,手动设置与外部电脑连接进行设定气体流量参数;
所述的雾化器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振荡膜和水槽本体,水槽本体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用于给水槽本体供水的给水瓶,水槽本体与给水瓶通过弯管连接,给水瓶瓶口处的弯管上设有调节水量的控制阀;
所述的容量杯包括:杯体、液体容器体积调节装置、珠环控制进口装置和气液流动管装置;
杯体包括外壳和杯柄;
液体容器体积调节装置由盒体、外筒、内筒、顶盘、内螺旋转盘和外螺纹管组成,方形盒连接在外筒侧面上,盒体与外筒相通,内筒一端插入外筒内,设置于内筒另一端的顶盘连接一根伸出杯体的外螺纹管,内螺旋转盘设置在伸出杯体的外螺纹管上;盒体下部设置有斜面;
珠环控制进口装置包括设置在盒体下部斜面的进液孔、进液孔的两侧设有铁珠运行板,板上悬挂一颗锥形铁球;
气液流动管装置,包括液体出口、空气进口、出水管道、进气管道、浮标、电磁铁、浮标栏板,液体出口和空气进口设置在电磁铁上,电磁铁构成盒体的顶面,浮标栏杆设置在电磁铁下方,带有铁片的浮标设置在浮标栏板内;
所述的气体流量控制器包括阀体、阀座、先导电磁阀和调节组件;
阀体两端内部设有输入腔室和输出腔室,中部内设调节腔室;阀座固定在阀体上并与先导电磁阀连通;阀座内设有输入孔腔、输出孔腔、控制腔室、先导孔道;输入孔腔与输入腔室连通,输出孔腔与调节腔室连通,先导孔道与先导电磁阀的先导孔连通;调节组件与阀体连接并与调节腔室连通,以控制调节腔室的截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呼吸机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的进气端设置有气体流量计;
所述气体流量计依次串联的第一压力计、参考室、比对室以及分流线路、校准室;所述分流线路至少包括两条并联的分路:第一分路和第二分路,每条分路上都具有容积室和连通或断开该分路的阀门,第二分路的容积室后连接有一段小口径连通管,所述小口径连通管的口径小于其所在分路上其它位置处的连接管的口径;所述气体流量计还包括:变容室,通过具有第一截止阀的管路与所述比对室连接,所述变容室容积可变,并且具有调节容积室容积的活动结构;
定容室,通过具有第二截止阀的管路连接在所述比对室和分流线路之间;
参考室和比对室之间连接有第三截止阀;差压压力计,连接所述参考室和所述比对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呼吸机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线路包括并联的三条分路:第一分路、第二分路和第三分路;
第一分路包括依次串联第一阀门、第一容积室、针阀和第二阀门;
第二分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三阀门、第二容积室、第一小口径连通管和第四阀门;
第三分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五阀门、第三容积室、第二小口径连通管和第六阀门;
还包括供气装置,所述参考室与供气装置连通;和/或所述分流线路中的每个所述分路均与校准室连通;
所述气体流量计还具有抽气系统,连通于所述参考室前;
所述变容室为波纹管结构,所述活动结构为所述波纹管的管壁;
所述第一容积室为连通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针阀的管路;
所述第二容积室为连通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一小口径连通管的管路;
所述第三容积室为连通所述第五阀门和所述第二小口径连通管的管路;
所述小口径连通管的孔径为5-1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振翮,未经李振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12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