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灌胶太阳能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0294.5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5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于建平;陆伟;丁而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尼电气线缆(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蒋欣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盒盖 太阳能接线盒 接通道 灌胶 电缆 灌胶通道 导流板 空腔 压接 二极管连接 可拆式固定 连接处位置 二极管 边缘处 密封性 散热性 硅胶 伸入 围挡 填充 装配 | ||
1.一种灌胶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盒盖(2)、端子(3)和二极管(4);
所述盒盖(2)与底座(1)可拆式固定连接,盒盖(2)与底座(1)之间形成用于填充硅胶的空腔;
所述端子(3)有多个,并排设于所述盒盖(2)和底座(1)之间,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子(3)分别用于压接电缆(7);
所述二极管(4)连接相邻的端子(3);
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灌胶通道(11),以及与所述电缆(7)和端子(3)的连接处位置相对的压接通道(12),所述压接通道(12)用于伸入压接电缆(7)的设备;
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空腔内的导流板(13),所述导流板(13)围挡在所述压接通道(12)靠近所述灌胶通道(11)的边缘处;
所述压接通道(12)包括呈长方形的主体部(12-1)和从所述主体部(12-1)边缘延伸出的延伸部(12-2);
所述灌胶通道(11)位于底座(1)的中部,所述导流板(13)呈U型且围挡在所述主体部(12-1)的相对于底座(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2-1)的长边与所述电缆(7)的轴线相垂直;所述延伸部(12-2)呈等腰梯形,所述延伸部(12-2)的等腰梯形对称轴与所述电缆(7)的轴线相平行;
各个所述端子(3)上均设有汇流条固定部(31);
所述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子(3)上还设有电缆压接头(32),所述电缆(7)压接在所述电缆压接头(32)内;
两个所述电缆压接头(32)从相应端子(3)的底部斜向外伸出,呈八字形分布;
所述空腔被分隔为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所述二极管(4)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1)内,所述汇流条固定部(31)位于所述第二腔体(22)内;
所述盒盖(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22)相连通的开口(24),所述开口(24)上设有盖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胶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卡(5);
所述盒盖(2)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缆(7)的电缆槽(23),所述电缆槽(23)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电缆槽(2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盒盖(2)的边缘;
所述线卡(5)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电缆槽(23)内,且位于所述盒盖(2)的边缘;
所述电缆(7)夹持在所述线卡(5)与所述盒盖(2)之间;
所述电缆(7)与所述端子(3)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电缆槽(23)内;
所述电缆槽(23)内用于填充硅胶,所述线卡(5)与底座(1)之间留有用于填充硅胶的间隙(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胶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卡(5)上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宽度与电缆(7)的外径相匹配;所述U型槽内设有沿所述电缆(7)的周向设置的第一弧形凸起部(52);
所述电缆槽(23)内设有与所述U型槽的两端相匹配的台阶面(23-1)以及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52)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弧形凸起部(23-2);
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52)和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23-2)与所述电缆(7)相抵接;
所述U型槽的两端端部设有熔合条(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胶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52)至少有两个,且间隔设置,其中至少一个与所述电缆(7)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23-2)至少有两个,且间隔设置,其中至少一个与所述电缆(7)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胶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卡(5)的两侧设有限位块(53),所述电缆槽(23)内设有与所述限位块(53)插接配合的限位槽(2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尼电气线缆(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莱尼电气线缆(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02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