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6363.5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3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辉;乔宁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6 | 分类号: | G10L15/26;G10L21/0208;G10L25/7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语音 控制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在语音控制场景下接收到其他会场的声音信息,并简化了会议控制方式,提升了语音识别的效果。其方法为:通过接收本地会场的语音控制请求信号,启用语音控制模式,对本地会场的语音信号和远端会场的语音信号进行双讲检测,获取双讲检测结果,双讲检测结果为近端单讲,或远端单讲,或双讲,根据双讲检测结果,确定本地会场中扬声器的音量,并在双讲检测结果为近端单讲或所双讲时,对本地会场获取的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获取语音识别结果,进而从语音识别结果中获取会控操作指令,并根据会控操作指令执行相应的会控操作。本发明实施例用于会议中进行语音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会议电话场景下,可以通过按键、Web等实现会控操作,解决了会议电话在会议中实现语音会控不便的问题,但是操作起来不太方便。语音识别技术可以使得语音控制简化复杂的会议控制方式,例如Cisco(思科)有语音助手类的产品,但主要用于会议互通之前,辅助完成语音呼叫,查看邮件等操作,并没有在会议中进行语音控制的方案。
另外,非本地会场的声音会影响语音识别的效果,而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大多在进行语音控制的时候,本地会场可以通过按键或者拨号等触发方式,向MCU(MultipointControl Unit,多点控制单元)请求进入语音识别模式,MCU将本地会场闭音,即停止发送其他会场的声音到本地会场,终止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交互式语音应答)等语音相关操作,本地会场再接收控制语音数据到MCU的语音识别单元,该语音识别单元进行语音识别后使得MCU执行相应的会控操作,在此过程中,MCU会把非本地会场送入的声音屏蔽,即采用对本地扬声器闭音的方式,以减少其他会场对本地会场语音控制的干扰。上述实现过程存在的问题是,在这种会控模式下,将无法接收到非本地会场的任何声音,本地会场的用户可能就会获取不到关键会议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能够在语音控制场景下接收到其他会场的声音信息,并简化了会议控制方式,提升了语音识别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本地会场的语音控制请求信号,启用语音控制模式;
对所述本地会场的语音信号和远端会场的语音信号进行双讲检测,获取双讲检测结果,所述双讲检测结果为近端单讲,或远端单讲,或双讲;
根据所述双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本地会场中扬声器的音量,并在所述双讲检测结果为所述近端单讲或所述双讲时,对所述本地会场获取的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获取语音识别结果;
从所述语音识别结果中获取会控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会控操作指令执行相应的会控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通过对所述本地会场的语音信号和远端会场的语音信号进行双讲检测,获取双讲检测结果包括:
判断所述本地会场和所述远端会场的回声能量是否大于所述本地会场和所述远端会场的回声抵消输出能量的两倍与第一阈值的和;
若所述回声能量不大于所述回声抵消输出能量的两倍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和,根据所述回声能量是否小于所述本地会场的背景噪声能量的两倍与第二阈值的和判断所述本地会场是否讲话;
若所述回声能量不小于所述背景噪声能量的两倍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和,则所述本地会场讲话,并根据所述远端会场的参考信号是否小于通过所述语音活动侦测获取的远端噪音能量的两倍与第三阈值的和判断所述远端会场是否讲话,所述参考信号为所述远端会场的语音信号经网络传输还未经过所述本地会场的扬声器播放的语音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