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IM注塑坯与金属制品的共同烧结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2512.0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8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中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7/08 | 分类号: | B22F7/08;B22F3/2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53106 | 代理人: | 戎加富 |
地址: |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曲靖***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m 注塑 金属制品 共同 烧结 成型 工艺 | ||
1.一种MIM注塑坯与金属制品的共同烧结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MIM注塑坯:采用通用工艺参数将粉末与粘结剂混炼和造粒,或者直接采用商业的粉末喂料,用粉末注射成型机进行注射成形,从模具中取出即可得到MIM注塑坯;
②选择金属制品:选择的金属制品的熔点温度要大于MIM注塑坯烧结的最高温度;
③组装:将步骤①中制得的MIM注塑坯与步骤②中的金属制品进行组装,组装时需要保证MIM注塑坯和金属制品之间能够进行直接组装,无需使用其他布置辅具;
④催化脱脂:包括初冲洗、催化、次冲洗和后冲洗工序,其中
a初冲洗:先将步骤③中组装后的MIM注塑坯与金属制品组件放入催化脱脂炉内,关闭炉门,然后对炉内进行加热,加热至110~130℃时往炉腔内通入氮气,通入氮气的流量为30~50L/min,并保持110~130℃的温度对其冲洗50~80min;
b催化:继续以30~50L/min的流量向炉内通入氮气,同时通过计量泵向炉内通入硝酸,通入硝酸的流量不大于2.5mL/min,并保持110~130℃的温度对其催化反应30~40min;
c次冲洗:催化后停止向炉内注入硝酸,保持氮气流量在35~50L/min、温度在110~130℃条件下对其冲洗50~60min;
d后冲洗:次冲洗后停止向炉内加热,保持氮气流量在35~50L/min的条件下对其冲洗20~30min,待炉内温度冷却至室温后打开炉门,取出MIM注塑坯与金属制品组件;
⑤烧结:包括负压脱脂、真空烧结、分压烧结和强冷,其中:
a负压脱脂:将步骤④中催化脱脂后的MIM注塑坯与金属制品组件放入烧结炉中,关闭炉门,然后向炉腔内通入氮气,氮气的流量为30~40L/min,通入氮气的同时启动加热设备,按3~5℃/min的加热速度升温至600~650℃,然后保持600~650℃的炉温脱脂2~3h;
b真空烧结:负压脱脂结束后,停止向炉内通入氮气,继续按3~5℃/min的加热速度对炉内进行加热,加热至1000~1100℃时,在绝对真空度小于20KPa的条件下烧结0.5~1h;
c分压烧结:真空烧结后向炉内通入氩气,先通入氩气的流量为10~20L/min,然后按2.5~3.5℃/min的加热速度继续对炉内进行加热,加热至1350~1400℃时,在绝对真空度为20~30Kpa的条件下烧结3~3.5h;
d强冷:分压烧结后继续向炉内通入流量为10~20L/min氩气,然后按12~13℃/min的速度对炉内进行降温冷却,冷却至500~600℃时再按10℃/min的速度降至室温即可;
⑥出炉:打开烧结炉,即可取出 MIM注塑坯与金属制品相互融为一体的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IM注塑坯与金属制品的共同烧结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④中,所述硝酸为质量分数浓度为95~98%的硝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中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曲靖中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25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