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雷击光电复合缆、接地层、铠装层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0191.0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9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俊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6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击 光电 复合 接地 铠装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是名称为:通信基站用防雷击光电复合缆及其制造方法、申请日为:2014年09月03日、申请号为:201410442415.4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雷击光电复合缆、接地层半成品、铠装层半成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我国信息产业以年均25%速度递增,领先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工业中第一支柱产业。预计在未来10年中,信息产业将再翻一翻。在通信业产品中,具有安全性能更高的通信用特种防雷光电缆产品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随着3G网络通信网络建设,也将考虑到通信基站机房的防雷措施,避免因雷电造成通信基站电源中断、机房着火,将带来大面积的通信中断,设备被雷击烧毁等重大事故,就需要在通信基站与铁塔之间的电力、信号传输产品上考虑更为安全的产品。随着3G业务的飞速发展,通信基站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3G通信网络技术建设,至少全国需要30万个3G通信网络的基站,如果每个基站需要长度为100米左右的电缆,则这将是一个较大的市场。
国内外对于电缆的防雷已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申请人在防雷电缆方面也作了大量的研发,如:发明名称为:自承式防雷电力电缆、专利号为:200920150584.5;发明名称为:防雷电力电缆、专利号为:200920150583.0;发明名称为:防雷光电缆、专利号为:200920150582.6;发明名称为:有加强层的防雷电力电缆、专利号为:200910140719.4;发明名称为:多组防雷光电缆、专利号为:200910140717.5;发明名称为:自承式防雷光电缆、专利号为:200910140715.6等专利,都已形成产品并在运行商的通信基站中进行了使用。但是,它们还存在以下不足:(1)接地层采用斜包的方式,生产速度较慢;(2)铠装层仅起到了铠装的作用,(3)在经受雷击后,电缆中的部分接地层烧断,使内护层融化在缆芯间隔中使绝缘线芯融为一体,使绝缘线芯难于分离;只能作废品处理。
上述不足加大了电缆雷击后的维护成本。
公告号为:CN203338868U、名称为:通信基站用防雷击电缆的专利,经使用,的确达到了文件中描述的技术效果;但是,本申请人经过不断地探索,发现其还存在简化结构、节省金属用量办法,此外,经申请人反复试验,同样能够达到其发明创造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新结构的通信基站用防雷击光电复合缆、接地层半成品、铠装层半成品及其制造方法,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防雷击光电复合缆,包含有缆芯、内护套、铠装层、外护套、接地层,缆芯是由光单元和电单元构成的,光单元是由松套管及位于松套管内的多根光导纤维构成的,电单元由导体及包覆住导体的绝缘层构成;缆芯外包覆有第一保护层、内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一保护层之外,内护套外包覆有第二保护层,接地层位于第二保护层之外,铠装层包覆在接地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铠装层为单面覆膜钢带,铠装层与接地层接触的面为非覆膜面;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都为云母带;其特征在于接地层由接地导体、填充棒及螺旋包覆在接地导体与填充棒之外的缠绕层构成,接地导体与填充棒在第二保护层外相互交错地分布,填充棒的直径不大于接地导体的直径,缠绕层是与每根接地导体相接触的且保持电气连通;铠装层位于缠绕层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俊,未经吴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01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