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挠性管插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5542.6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0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毅;中村周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朱丽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挠性管 插入 装置 | ||
挠性管插入装置(10)具有插入部(40)、刚性可变部(51)和检测单元(60)。挠性管插入装置(10)具有:折曲判断部(121),其根据形状信息判断在插入部(40)中是否存在折曲部位;以及控制部(127),其在由折曲判断部(121)判断为在插入部(40)中存在折曲部位时,将在被配置于折曲部位的区段中设置的刚性可变部(51)的刚性控制为折曲部位大致直线化的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挠性管插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肠(管路部)的内部推动柔软且细长的插入部前进时,手术医生在握持着从肛门露出于外部的插入部的基端部的同时推动插入部前进。通常,S状结肠和横结肠等在腹部内不固定,容易在腹部内移动。在容易弯曲而且由于插入部的推入操作而发生移动的肠道中,推动插入部前进的身前侧的力有时不易传递到插入部的末端部。这是因为插入部有时在与推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挠曲,插入部产生在不期望的方向弯曲等压屈。由于该压屈,身前侧的力不易传递到插入部的末端,末端部不易朝向深处插入(前进移动),即插入性下降。该深处是指在插入方向上比当前位置靠前方的位置。
因此,手术医生为了容易地将身前侧的力传递到插入部的末端侧,使用各种手法使产生压屈的插入部的压屈部位形成为大致直线状。作为手法的一例,手术医生通过拉出动作和扭转来对因压屈而挠曲的插入部解除挠曲,使压屈部位变化成大致直线状。或者,作为手法的另一例,手术医生或者助手实施从腹部的上方按压插入部的压屈部位等的手动压迫,使压屈部位维持大致直线形状。
但是,仅仅靠手术医生的手法有时不能避免压屈,因而提出了统一提高插入部的弯曲刚性的第1方法或者使用套管的第2方法等。由此,插入部维持大致直线状态,身前侧的力容易传递到插入部的末端侧,插入部能够朝向深处插入。
但是,在第1方法中,由于统一地提高插入部的弯曲刚性,因而插入部的弯曲刚性无法根据大肠全长范围的弯曲状态而发生变化。因此,相对于希望使插入部的弯曲刚性缓和来推进插入的大肠部位而言,导致大肠过度伸展,给患者造成痛苦。即,第1方法不适合向深处的插入。
在第2方法中,插入部的外径增大,患者的痛苦增加。并且,手术医生需要按照插入部的推入操作或者插入部的拉拽操作来操作套管。因此,操作性较差。
与此相对,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插入部中,柔软且细长的插入部被划分成沿着轴向排列成列状的多个区段,区段的弯曲刚性彼此不同。由此,患者的痛苦减小,插入部向深处的插入性提高。
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适当改变插入部的直径,从而改变插入部的弯曲刚性的内窥镜。由此,有利于S状结肠或者横结肠的缩短或者直线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1-379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0095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2未公开有根据大肠的实际的折曲状态使插入部的适当部位处的弯曲刚性适宜发生变化的内容。大肠具有多个折曲部,有些情况下在插入部中弯曲刚性发生变化的部位虽然对大肠的第1折曲部而言是适合的,但对大肠的第2折曲部而言是不适合的。
在这种情况下,插入部无法应对各种折曲部,难以插入到(前进移动到)大肠中的深处。在此状况下,若身前侧的力传递到插入部,则可能产生压屈,导致向深处的插入性进一步下降。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些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向管路部中的深处的插入性的挠性管插入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55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设备、用于运行升降设备的方法和洗碗机
- 下一篇:食管探针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