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型芯排出装置和型芯排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0632.6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4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南口智史;增田达也;土屋真一;生明正男;中野刚志;C·斯卡贝莱尔;杉山雄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29/00 | 分类号: | B22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出 装置 方法 | ||
通过向铸造成形品毛坯中的、由含有水玻璃的粘合剂造形成的砂芯供给冷却后的加湿气体,使砂芯的强度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型芯排出装置和型芯排出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容易地破坏铸造成形品毛坯内的型芯的型芯排出装置和型芯排出方法。
背景技术
在空心品等的铸造中,将利用粘合剂使铸砂坚硬而成的砂芯设置于模具内,并供给金属熔液,该金属熔液一凝固,就从模具取出铸造成形品毛坯,通过施加冲击力,使铸造成形品毛坯内的砂芯破坏而排出。
作为使上述铸砂坚硬的粘合剂,公知有使用了酚醛树脂等的有机粘合剂、使用了水玻璃的无机粘合剂。
如上所述,在对铸造成形品毛坯施加冲击力而使砂芯破坏的方法中,通过反复施加冲击力,砂芯被破坏而被从排砂口逐渐排出。不过,为了砂芯的排出,需要施加预定以上的冲击力。此外,当残留于铸造成形品毛坯内的铸砂的密度随着铸砂的排出而降低时,在铸造成形品毛坯内产生空隙而来自内侧的支承消失,因此,当反复施加恒定的冲击力时,有时铸造成形品塑性变形或被破坏。
在专利文献1的日本国特开平7-314125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内容:在以预定的冲击力对铸造成形品毛坯进行打击并使砂芯崩解了之后,以比该冲击力小的冲击力进行打击而排出铸砂。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日本国特开平9-174194公报中,公开有如下内容:通过将由含有水玻璃的粘合剂造形成的砂芯在铸造后没入水中,使砂芯崩解。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7-3141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平9-174194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容,当残留于铸造成形品毛坯内的铸砂的密度降低时,隔着铸造成形品毛坯向砂芯传递的冲击力就变弱。
尤其是,在砂芯是使用了有机粘合剂的砂芯的情况下,在与金属熔液接触的表面附近,由于铸造时的热而粘合剂易于热分解、崩解,但树脂残存在砂芯内部而型芯的强度被保持。
因而,难以仅利用冲击力完全地破坏到砂芯的内部并排出,需要施加直到使砂芯中心部的有机粘合剂分解的热。
不过,当为了对上述有机粘合剂进行热分解而以高温进行保持时,特别是气缸盖等薄壁的铸造成形品毛坯,铸造成形品毛坯自身有时就进行热变形。另外,在铸造成形品毛坯是壁厚差较大的毛坯的情况下,有时在冷却时铸造成形品毛坯的温度差变大而产生残余应力,产生裂纹。
另外,对于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内容,使铸造成形品毛坯没入水中,因此,难以进行冷却速度的调节,特别是在薄壁品的情况下,有时由于残余应力而产生裂纹。另外,型芯排出处理所使用的水成为强碱性,需要中和处理而成本增大。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地进行砂芯的破坏、并且能够进行残留于铸造成形品毛坯的应力的调节、能够提高成形品的强度的型芯排出装置和型芯排出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如下内容,以至于完成本发明:通过向由含有水玻璃的粘合剂造形成的砂芯供给已附加了湿度的加湿气体,能够使砂芯的强度降低,能够达成上述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06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雾装置(置顶式)
- 下一篇:链式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水冷散热功率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