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吸加压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0220.2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4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志贺英俊;土屋真一;增田达也;林宪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8/08 | 分类号: | B22D18/08;B22C9/00;B22D17/22;B22D18/04;B22D1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吸 加压 铸造 方法 | ||
一种抽吸加压铸造方法,其中,使用铸造装置(1),对根据铸造过程预先设定好的设定减压模式和在实际的铸造过程中测定到的模腔和型芯的测定压力模式进行比较,基于双方的差值算出校正减压模式,利用校正减压模式对下一次铸造时的设定减压模式进行校正,即使是在型芯的水分量、粘合剂的硬化状态不同的情况下,也抑制浇不足、气体缺陷的产生,该铸造装置(1)具备:保持炉(3),其储存有熔液(2);模具(6),其与型芯(4)一起形成模腔(5);熔液加压部件(7),其供给加压用气体;抽吸排气部件(8),其对模腔(5)内进行抽吸排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模具的模腔加压填充熔液、并且对模腔进行抽吸排气的抽吸加压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在熔液的填充时进行模腔的抽吸排气的铸造方法,存在以铸件的局部减压浇注方法的名称记载于引用文献1的铸造方法。在引用文献1所记载的铸造方法中,使用与型芯一起形成模腔的铸模,熔液向模腔流入,并且,利用排气泵对模腔进行抽吸排气。在引用文献1的铸造方法中,利用重力来填充熔液,但也众所周知有抽吸加压铸造方法,在该抽吸加压铸造方法中,使用例如低压铸造装置而在向模腔加压填充熔液之际对该模腔进行抽吸排气。
另外,在抽吸加压铸造方法中,在模腔的抽吸排气的控制中,采用如下方法:使用真空罐和对从真空罐到模腔的抽吸排气路径进行开闭的排气阀,对排气阀的开度进行调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39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不过,在上述的抽吸加压铸造方法中,使用真空罐和排气阀来进行抽吸排气的控制,因此,若与排气泵相比的话,虽然响应性变高,但在熔液的填充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排气阀的动作产生延迟,难以基于模腔内的压力实时地对排气阀的开度进行反馈控制。因此,使用根据一系列的铸造工序预先设定好的设定减压模式(排气阀的开度模式),按照该设定减压模式对排气阀的开度进行了控制。
然而,在使用型芯的铸造过程中,型芯所含有的水分量、粘合剂的硬化状态(粘合剂的烧制状态、聚合状态)等不同,即使是由于型芯的制造批次、保管状态的不同,水分量、硬化状态也不同。因此,在以往的抽吸加压铸造方法中,在铸造时从型芯产生的气体量变化,在设定减压模式与包括实际上产生的气体量在内地进行抽吸排气所需要的理想的减压模式之间产生差异,由于该差异而有可能产生浇不足(日文:湯周り不良)、气体缺陷,因此,解决这样的问题点是课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吸加压铸造方法,在使用型芯的抽吸加压铸造方法中,在铸造时测定模腔和型芯的压力,基于其测定结果对下一次铸造过程中的设定减压模式进行校正,从而即使是型芯的水分量、硬化状态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浇不足、气体缺陷的产生。
本发明的抽吸加压铸造方法使用铸造装置,向模具的模腔加压填充熔液,并且对模腔进行抽吸排气,该铸造装置具备:保持炉,其储存有熔液;模具,其与型芯一起形成模腔;熔液加压部件,其用于向保持炉内供给加压用气体;抽吸排气部件,其用于对模腔内进行抽吸排气。
此时,抽吸加压铸造方法设为如下构成:对根据铸造过程预先设定好的抽吸排气部件的设定减压模式与在实际的铸造过程中测定到的模腔和型芯的测定压力模式进行比较,基于双方的差值算出抽吸排气部件的校正减压模式,利用校正减压模式对下一次铸造时的设定减压模式进行校正,具有上述构成来作为用于解决以往的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0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