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益生菌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8514.1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8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T·维尔特;J·伊真希基;H·萨马拉纳亚克;D·韦伯;I·米拉乌;P·A·布龙;H·巴赫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瑞丽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A61K35/744;A61K38/18;A61K38/17;A61P29/00;A61P17/02;A61P17/00;A61P17/06;A61P25/00;A61P37/02;C12R1/225;C12R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凌立;黄革生 |
地址: | 芬兰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益生菌 | ||
1.重组益生菌,包含:
编码第一异源因子的核酸序列、编码第二异源因子的核酸序列和编码第三异源因子的核酸序列,条件是所述第一因子、所述第二因子和所述第三因子在功能上彼此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异源因子是下述的组合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白介素34和白介素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1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白介素34和白介素1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10,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白介素34和白介素10,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白介素34和白介素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1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白介素34和白介素1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10,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白介素34和白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4,
·转化生长因子β,白介素34和白介素4,
·转化生长因子β,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13,
·转化生长因子β,白介素34和白介素13
·转化生长因子β,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白介素34和白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α,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4,
·转化生长因子α,白介素34和白介素4,
·转化生长因子α,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13,
·转化生长因子α,白介素34和白介素13
·转化生长因子α,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α,白介素34和白介素10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4,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白介素34和白介素4,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13,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白介素34和白介素13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介素10,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白介素34和白介素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益生菌,其中所述核酸序列位于所述重组益生菌的染色体和质粒中的至少一种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益生菌,其中所述核酸序列的表达由组成型启动子或诱导型启动子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的重组益生菌,其中所述核酸序列的表达由诱导型启动子控制,所述核酸序列在至少一种诱导物存在下是可表达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重组益生菌,其中所述诱导型启动子是诱导物可诱导的,所述诱导型启动子是编码羊毛硫抗菌肽的微生物基因的启动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益生菌,其中所述诱导型启动子是乳酸乳球菌PnisA、乳酸乳球菌PnisZ、乳酸乳球菌PnisQ、乳酸乳球菌PnisF、乳酸乳球菌PnisU或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重组益生菌,其中所述诱导物是至少一种羊毛硫抗菌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益生菌,其中所述羊毛硫抗菌肽选自乳链菌肽A、乳链菌肽Z、乳链菌肽Q、乳链菌肽F、乳链菌肽U及其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益生菌,其中所述益生菌还包含至少一种编码所述益生菌生存所需的必需蛋白质的失活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瑞丽斯有限公司,未经奥瑞丽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85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