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合CD3和肿瘤抗原的异二聚体抗体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80074226.9 申请日: 2015-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7207610B 公开(公告)日: 2022-09-09
发明(设计)人: G·摩尔;J·德加莱斯;M·贝尔尼特;S·楚;R·拉什德;U·穆赫哈;S-H·李 申请(专利权)人: 森科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6/46 分类号: C07K16/46;C07K16/28;C07K16/30;C12N15/13;C12N15/63;A61K39/395;A61P35/00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余颖;陈扬扬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结合 cd3 肿瘤 抗原 二聚体 抗体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新型异二聚体抗体。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9(e)要求2014年11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085,117、2014年11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084,908、 2014年11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085,027、2014年11月26 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085,106、2015年5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159,111、2015年11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251,005 和2015年11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250,971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全文纳入本文,尤其是参考其中的附图、说明和权利要求。

发明背景

基于抗体的治疗已经成功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癌症和自身免疫/炎性病症。但仍然需要对这类药物的改进,尤其是增强其临床功效。正在探索的一条路是将其他和新抗原结合位点改造成基于抗体的药物,使得单个免疫球蛋白分子共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这种结合两个不同抗原的非天然或变换抗体形式通常被称为双特异性抗体。由于抗体可变区(Fv)的显著多样性理论上能产生上识别任何分子的Fv,双特异性抗体生成的一般方法是向抗体中引入新的可变区。

已经探索的多种变换抗体形式用于双特异性靶向(Chames和Baty,2009, mAbs 1[6]:1-9;Holliger和Hudson,2005,Nature Biotechnology 23[9]:1126-1136;Kontermann,mAbs 4(2):182(2012),其全部通过引用纳入本文)。最初,通过将各自产生单个单克隆抗体的两个细胞系融合来制备双特异性抗体(Milstein等, 1983,Nature 305:537-540)。尽管得到的杂种杂交瘤或四倍体确实产生双特异性抗体,但它们仅是少数群体,并且需要大量纯化以分离所需抗体。其改造解决方案是使用抗体片段制备双特异性抗体。因为这样的片段缺乏全长抗体的复杂四级结构,所以可以在单个遗传构建体中连接可变轻链和重链。已经产生了许多不同形式的抗体片段,包括双抗体、单链双抗体、串联scFv和Fab2双特异性抗体(Chames和Baty,2009,mAbs 1[6]:1-9;Holliger和Hudson,2005,Nature Biotechnology 23[9]:1126-1136;通过引用明确地并入本文)。虽然这些形式可以在细菌中以高水平表达,并且由于其小尺寸可能具有有利的渗透益处,但它们在体内迅速清除,并且可能存在与其生产和稳定性有关的制造困难。这些缺点的主要原因是抗体片段通常缺乏具有相关功能的抗体恒定区,包括较大尺寸、高稳定性以及与血清中保持长半衰期的各种Fc受体和配体结合(即,新生儿Fc受体FcRn)或用作纯化的结合位点(即蛋白A和蛋白G)。

已开始尝试通过将双重结合改造为全长抗体-样形式来解决基于片段的双特异性抗体的缺点(Wu等,2007,Nature Biotechnology 25[11]:1290-1297; USSN12/477,711;Michaelson等,2009,mAbs 1[2]:128-141; PCT/US2008/074693;Zuo等,2000,ProteinEngineering 13[5]:361-367; USSN09/865,198;Shen等,2006,J Biol Chem 281[16]:10706-10714;Lu等, 2005,J Biol Chem 280[20]:19665-19672;PCT/US2005/025472;明确地通过引用并入本文)。这些形式克服了抗体片段双特异性抗体的一些障碍,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Fc区。这些形式的一个明显缺点在于,因为它们在同二聚体恒定链顶部构建新的抗原结合位点,所以与新抗原的结合总是二价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森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42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