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打开减速功能的阀促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3495.3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0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P.穆佐;J-C.施米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森堡专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2 | 分类号: | F16K31/122;F16K47/00;F16K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贺紫秋 |
地址: | 卢森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打开 减速 功能 促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包括的阀促动装置(20),其包括具有洞(221)和底部(222)的本体(22),密封地装在本体(22)的洞(221)中且与本体(22)形成第一腔室(25)的促动元件(24),密封地延伸通过促动元件(24)中的洞(241),所述活塞(26)和洞(241)界定第二促动腔室(27),用于第一和第二腔室(25、27)之间的辅助流体的通道,使得活塞(26)在促动构件(24)的洞(241)中的运动可增加第一腔室(25)中的压力且让促动元件(24)运动。流体通道包括限制部(28)和单向阀(30),两者并行布置,以便限制辅助流体从第二腔室(27)到第一腔室(25)的流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如压缩气体这样的流体的阀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样的阀领域:所述阀被例如压缩空气促动器这样的促动器操作。本发明涉及用于阀的促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专利文件WO2010/097456A1公开了通过压缩空气操作的阀促动装置。该装置包括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转换为作用在辅助流体(如润滑油)上的更大压力,所述辅助流体本身作用在装置的促动元件的更大表面上。换句话说,进入促动装置的压缩空气的有限压力被转换成为使得装置的促动元件以减小的行程运动的更大力。力抵抗贝勒维尔盘簧(Bellevilledisk spring)的堆叠结构施加。该文献的促动装置实现阀的快速打开和关闭。然而,对于某些应用,如UHP(超高纯度)气体,对于在隔热压缩期间生产大温度增加以及除了温度增加还可能进行放热反应(点燃和/或爆炸)的气体来说更通常的是,期望实现阀的渐进打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面对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阀促动装置,其能实现阀的缓慢打开并具有简单且可靠的构造。
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阀促动装置,包括:具有洞和底部的本体;促动元件,密封地装在本体的洞中且与本体的底部形成第一腔室;活塞,其一部分密封地延伸通过促动元件中的洞,所述部分和洞界定第二促动腔室;辅助流体,位于第一和第二腔室中;辅助流体通道,位于第一和第二腔室之间使得活塞在促动构件的洞中的运动可增加第一腔室中的压力且让促动元件运动;其特点是,第一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流体通道包括限制部和单向阀,两者被并行布置,以便限制辅助流体从第二腔室到第一腔室的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促动元件包括要附接到阀的可动元件的抓持部分,所述抓持部分密封地伸出穿过本体的底部的开口,限制部和/或单向阀被布置在促动元件的一面上,所述面与本体的底部面对面且围绕所述抓持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限制部和单向阀在抓持部分的周边处布置在不同位置,所述不同位置优选沿直径方向相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流体通道包括在促动元件洞中的内部沟槽。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促动元件的洞包括底部,内部沟槽位于所述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促动元件的与本体底部面对面的面和在底部高度处的空腔之间的距离小于6mm,优选小于5mm,更优选小于4mm。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限制部和/或单向阀具有的纵向轴线相对于促动元件的洞和沟槽的纵向轴线形成小于30°、优选小于20°、更优选小于10°的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促动元件包括在促动元件的与本体底部面对面的面上的至少一个偏开洞,所述至少一个偏开洞与沟槽相交且承载单向阀或柱塞,受限制的钻孔形成所述限制部。柱塞可以是具有底部壁和侧壁的帽状形状。孔可形成在底部壁中。侧壁可包括在其外表面上的螺纹。其还可包括在远离底部壁的圆形边缘处的环圈,所述环圈配置为用于以紧密的方式置于形成在促动元件中的肩部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限制部通过钻孔形成,所述钻孔从促动元件的与本体底部面对面的面延伸到沟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森堡专利公司,未经卢森堡专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3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