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个印版滚筒的校正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73338.2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7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赤穗昌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商凹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F9/04 | 分类号: | B41F9/04;B41F9/10;B41F9/18;B41F13/24;B41F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刘宁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个印版 滚筒 校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印版滚筒的校正机,特别是涉及具有进行凹版印刷的多个印版滚筒的校正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进行校正印刷的校正机中有如下所谓凹版印刷的方式:使油墨附着在印版滚筒的表面,用刮刀刮落从印版滚筒表面的凹部溢出的油墨,通过压印滚筒施加印刷压力而使印版滚筒的凹部的油墨涂布到原纸的表面来印刷文字或图案等。
作为这种凹版印刷的校正机,例如有以下现有技术文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1736325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凹版校正机进行凹版印刷的校正,在进行凹版印版与卷筒纸的相对定位而确认了固定位置后,确定印刷压力而使版面与刮刀接触,使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同时旋转而进行印刷,旋转一周后松开压印滚筒,并且使配设有印版滚筒的旋转板旋转到下一个滚筒与压印滚筒对应的位置为止,依次进行印刷来进行校正印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现有的凹版印刷的校正机中,在相对于一个压印滚筒仅有一个印版滚筒的情况下难以连续印刷,另外,当进行希望印刷的颜色的更换时,需要如下进行更换作业:在停止各设备的驱动后拆下印版滚筒,然后安装新的印版滚筒。
另外,为了更换颜色,必须将多个印版滚筒保管于校正机之外的场所,这就需要另外的保管空间。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希望印刷的颜色的更换作业变得容易并且能连续印刷的具有多个印版滚筒的校正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校正机在基台上设有外壳,在上述外壳内设有压印滚筒以及与上述压印滚筒对应的印版滚筒,将上述印版滚筒表面的油墨涂布到卷绕于上述压印滚筒的原纸的表面来进行印刷,上述校正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台上立设有按规定间隔分开并相对的一对框架,设有由上述一对框架支撑的旋转轴,在上述旋转轴设有与上述一对框架对应的一对圆板,设有与上述旋转轴平行且配置于上述旋转轴的周边并由上述一对圆板支撑的多个上述印版滚筒,设有夹持上述印版滚筒的两端的一对夹持轴,设有使上述一对夹持轴中的一个夹持轴进行进退动作的夹持轴驱动装置,设有与上述旋转轴及上述一对夹持轴中的另一个夹持轴连结的旋转驱动装置,设有提升上述印版滚筒的印版滚筒提升装置,将上述压印滚筒配设成与多个上述印版滚筒中的任意一个印版滚筒对应,设有使上述压印滚筒旋转的压印滚筒驱动装置,设有使上述压印滚筒靠近上述印版滚筒侧而施加印刷压力的印刷压力调整装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通过多个印版滚筒使希望印刷的颜色的更换作业变得容易并且能连续印刷。
附图说明
图1是校正机的主视图。(实施例1)
图2是校正机的右视图。(实施例1)
图3是校正机的俯视图。(实施例1)
图4是校正机的左视图。(实施例1)
图5(A)是从左侧框架的内侧观看时的主视图。图5(B)是左侧框架的右视图。(实施例1)
图6(A)是右侧框架的左视图。图6(B)是从右侧框架的内侧观看时的主视图。(实施例1)
图7是旋转轴的主视图。(实施例1)
图8(A)是从左侧圆板的内侧观看时的主视图。图8(B)是左侧圆板的右视图。(实施例1)
图9(A)是右侧圆板的左视图。图9(B)是从右侧圆板的内侧观看时的主视图。(实施例1)
图10(A)是从支架的内侧观看时的主视图。图10(B)是支架的右视图。(实施例1)
图11是校正机的左侧的局部截面图。(实施例1)
图12是校正机的右侧的局部截面图。(实施例1)
图13是印版滚筒的放大左视图。(实施例1)
图14是油墨供应装置和油墨刮取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实施例1)
图15是校正机的概略构成图。(实施例1)
图16是校正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实施例1)
图17是具备油墨量调整器的校正机的概略构成图。(实施例2)
图18是自动换气方式的构成图。(实施例3)
图19是手动换气方式的构成图。(实施例4)
图20是具备温度检测传感器的校正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商凹印株式会社,未经日商凹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3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