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3327.4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8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宽;木村英之;船川义正;牧水洋一;铃木善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9/46;C22C38/06;C22C38/58;C23C2/02;C23C2/06;C23C2/28;C23C2/4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满凤;金龙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度热镀锌钢板 残余奥氏体相 回火马氏体相 贝氏体铁素体相 平均结晶粒径 钢板组织 马氏体相 铁素体相 面积率 制造 | ||
一种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具有如下成分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15%以上且0.25%以下、Si:0.50%以上且2.5%以下、Mn:2.3%以上且4.0%以下、P:0.100%以下、S:0.02%以下、Al:0.01%以上且2.5%以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具有如下钢板组织:以面积率计为回火马氏体相:30%以上且73%以下、铁素体相:25%以上且68%以下、残余奥氏体相:2%以上且20%以下、其他相:10%以下(包括0%),并且,作为该其他相,含有马氏体相:3%以下(包括0%)、贝氏体铁素体相:低于5%(包括0%),所述回火马氏体相的平均结晶粒径为8μm以下,所述残余奥氏体相中的C量低于0.7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适合于作为汽车用钢板的用途。
背景技术
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为了削减CO2排放量,在维持汽车车身的强度的同时实现其轻量化、改善汽车的燃料效率在汽车业界中始终是重要的课题。在维持汽车车身的强度的同时实现其轻量化的方面,通过作为汽车部件用原材料的热镀锌钢板的高强度化而将钢板薄壁化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以钢板作为原材料的汽车部件大多利用冲压加工、去毛刺加工等进行成形,因此,作为汽车部件用原材料使用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除了要求具有期望的强度以外,还要求优良的成形性。
近年来,作为汽车车身的骨架用原材料,拉伸强度(TS)为1180MPa以上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的应用不断扩大,在高强度热镀锌钢板的成形时,需要优良的弯曲性和延展性、特别是均匀伸长率。另外,从撞击安全性的观点考虑,这样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的应用部位需要具有高的屈服强度,兼顾这两种特性是极为重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了各种各样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控制析出物而使弯曲加工性优良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以及作为其制造方法的对铁水的凝固前的冷却速度、退火中的退火温度和之后的冷却速度进行控制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Si与Al的平衡、残余γ和紧挨表面表面下方的维氏硬度的大小的控制而使延展性和弯曲性优良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以及作为其制造方法的对精轧温度、卷取温度、退火温度范围、退火后的冷却速度、冷却停止温度和冷却停止保持时间进行控制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701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析出强化钢的屈服强度(YS)高,但另一方面,均匀伸长率(UEL)并不优良,另外,也没有在TS为1180MPa以上的区域中的见解。此外,也没有通过进行多次退火来实现材质改善的见解。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强度以拉伸强度计低至低于900MPa,有改善的余地。另外,也没有通过进行多次退火来实现材质改善的见解。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TS为1180MPa以上、YS高且均匀伸长率和弯曲性优良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达成上述课题并制造在确保高强度的同时均匀伸长率和弯曲性优良的热镀锌钢板,从钢板的成分组成、组织和制造方法的观点出发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下述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33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伺服系统预演协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极密闭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