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设备、光学系统及检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0034.0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1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篠原正幸;北村智和;田上靖宏;广瀬勇司;奥田满;冈田和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7B15/00 | 分类号: | G07B15/00;G09F13/20;G09F13/18;G02B27/22;G09F19/12;F21S2/00;F21V5/04;H04N13/30;G02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设备 光学系统 检票 | ||
一种光学设备,具备一个以上的光源、和在与光的射出面平行的面内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引导的导光板,导光板具有多个光会聚部,该多个光会聚部分别具有使由导光板引导的光射入且实质上会聚在空间上的一个会聚点或实质上从空间上的一个会聚点发散的方向的射出光从射出面射出的光学面,会聚点在多个光会聚部之间互不相同,通过多个会聚点的聚集而在射出面侧的空间上形成像,多个光会聚部中、设于沿着导光方向相互不同的位置的多个第一光会聚部使实质上会聚在多个会聚点中的同一第一会聚点或实质上从第一会聚点发散的相互不同方向的射出光从射出面射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设备、光学系统及检票机。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备导光板、光源、配置在导光板的表面侧的视差屏蔽方式或阵列透镜方式中的掩模或阵列透镜的可立体看的显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08464号公报
在来自导光板的射出光在沿着导光板的导光方向的方向上具有扩展的情况下,有时被识别的像根据观察者的位置不同而变形地被看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光学设备具有:一个以上的光源;导光板,其在与光的射出面平行的面内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引导,导光板具有多个光会聚部,该多个光会聚部分别具有使由导光板引导的光射入且实质上会聚在空间上的一个会聚点或实质上从空间上的一个会聚点发散的方向的射出光从射出面射出的光学面,会聚点在多个光会聚部之间互不相同,通过多个会聚点的聚集而在射出面侧的空间上形成像,多个光会聚部中、在沿着导光板引导光的导光方向而相同不同的位置设置的多个第一光会聚部使实质上会聚在多个会聚点中的同一第一会聚点或实质上从第一会聚点发散的相互不同方向的射出光从射出面射出。
也可以构成为:多个光会聚部中的、在沿着导光方向而相互不同的位置设置的多个第二光会聚部使实质上会聚在多个会聚点中与第一会聚点不同的同一第二会聚点或实质上从第二会聚点发散的相互不同的方向的射出光从射出面射出。
也可以构成为:多个第一光会聚部分别具有的所述光学面的面积以从多个第一光会聚部分别射出的光的光度大致相同的方式设定。
也可以构成为:多个第一光会聚部分别具有的光学面是将入射的光反射的反射面,为了使实质上会聚在第一会聚点或实质上从第一会聚点发散的相互不同方向的射出光从所述射出面射出,多个第一光会聚部分别具有的反射面的角度基于沿着射出面的面内的多个第一光会聚部各自的位置和与第一会聚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决定。
也可以构成为:光源设置多个,多个光源各自的光轴相对于与射出面平行的面构成的角度互不相同。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光学设备具备:多个光源;导光板,其在与光的射出面平行的面内对来自多个光源的光进行引导,多个光源各自的光轴相对于与射出面平行的面构成的角度互不相同,导光板具有多个光会聚部,该多个光会聚部分别具有使由导光板引导的光射入且实质上会聚在空间上的一个会聚点或实质上从空间上的一个会聚点发散的方向的射出光从射出面射出的光学面,会聚点在多个光会聚部之间互不相同,通过多个会聚点的聚集而在射出面侧的空间上形成像。
也可以构成为:导光板的入光端面具有来自多个光源中对应的光源的光射入的多个部分面,多个部分面各自与多个光源中对应的光源的光轴大致正交。
也可以还具备透镜部,该透镜部设置在光源与导光板的入光端面之间,将来自光源的光的扩展缩小并向导光板的入光端面射入。
多个光会聚部也可以沿着在与射出面平行的面内分别预先设定的线而形成。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光学系统具备:上述的光学设备;用户界面部,光学设备形成向用户显示所述用户界面部的位置的像。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检票机具备上述的光学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0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