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尺寸二烯类橡胶胶乳的制备方法和包含该橡胶胶乳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6907.0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1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石宰旼;金英玟;李镇衡;韩受静;金由彬;郑荣焕;郑先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08F36/04 | 分类号: | C08F36/04;C08F2/22;C08F2/44;C08F27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楠楠;李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烯类橡胶 胶乳 制备 丙烯腈 苯乙烯接枝共聚物 丁二烯-苯乙烯 接枝共聚物 柔韧性 橡胶固体 橡胶胶乳 丁二烯 光泽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冲击强度、光泽度和柔韧性的二烯类橡胶胶乳的制备方法;由该制备方法制备的二烯类橡胶胶乳;以及通过包含该二烯类橡胶胶乳而具有改善的冲击强度和生产率,同时具有降低的橡胶固体含量比例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2月1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4-0178743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控制交联剂的种类及其添加时间来制备具有改善的冲击强度的大尺寸二烯类橡胶胶乳的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大尺寸二烯类橡胶胶乳,以及通过包含该二烯类橡胶胶乳而具有改善的冲击指数、光泽度和柔韧性,同时在共聚物胶乳中具有降低的固体含量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
背景技术
通常,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下文称为“ABS”)类树脂由于其相对较好的性能,如抗冲击性、机械强度、模塑性能、光泽度等而广泛用于电力、电子零件、办公设备、汽车零部件等。
作为其制备方法,有通过将橡胶树脂溶解在单体溶液中进行溶液聚合的方法;或者使用二烯类单体,通过使苯乙烯和丙烯腈单体进行乳液聚合来进行接枝共聚制备橡胶胶乳的方法等。在商业上,广泛使用后一种乳液聚合法,因为它具有容易根据优先需要的质量等级改变配方的优点,并且当挤出以粉末形式制备的产品,然后将其与各种基体树脂(PSAN、PC、PBT、PVC等)和添加剂(阻燃剂、耐候稳定剂、抗静电剂、抗生素等)混合时,可以制备多种产品系列。
在通过这种乳液聚合法制备ABS树脂时,如上所述,使用二烯类橡胶胶乳以提高抗冲击性。当制备这种二烯类橡胶胶乳时,商业上重要的部分是i)生产效率方面,以及ii)确保橡胶胶乳性能(粒径、凝胶含量),以有效地确保ABS的抗冲击性。
首先,在i)生产效率方面,二烯类橡胶胶乳的常规制备方法具有的缺点是,聚合反应通常应当进行30小时以上以得到较大的尺寸,并且由于在聚合转化率为90%以上时,聚合转化率迅速降低,因此,即使耗费更多的时间,聚合转化率也几乎不提高。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在更短的反应时间和更高的反应温度的条件下进行聚合的情况下,存在粒径减小和反应凝结物增加的问题,过量的反应热还引起反应压力的升高,因此,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安全性较低。因此,在商业上难以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得到具有较高的转化率的大尺寸聚丁二烯胶乳。
另外,在ii)确保橡胶胶乳性能以确保ABS的抗冲击性的方面,粒径和通过内部交联产生的凝胶含量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重要的因素。例如,通常已知,为了有效地确保抗冲击性,大尺寸橡胶胶乳(以上)比小尺寸粒子更有利,并且具有较低的凝胶含量的橡胶胶乳比具有较高的凝胶含量的橡胶胶乳更有利。然而,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和较高的转化率的条件下,通常制得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高的凝胶含量的橡胶胶乳。因此,有效地确保橡胶胶乳性能有很多困难。
因此,考虑到生产率和性能,许多公司正在尝试各种方法来确保大尺寸橡胶胶乳的性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低的凝胶含量的大尺寸二烯类橡胶胶乳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通过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具有改善的冲击强度的大尺寸二烯类橡胶胶乳。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它们通过包含所述大尺寸二烯类橡胶胶乳而具有降低的粉末含量,但是具有改善的冲击强度、光泽度和柔韧性。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二烯类橡胶胶乳的制备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6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