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供应悬浮于液体中的小颗粒以形成用于递送的浆体的混合和递送方法、装置以及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6681.4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9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J·卡尔蒂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图泰(芬兰)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10 | 分类号: | B01F5/10;B01F7/00;B01F15/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爱华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递送 第一轴 定子叶片 小颗粒 浆体 悬浮 出口开口 定子空间 动力装置 入口开口 转子 泵装置 出口管 出口 包围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用于供应悬浮于液体中的小颗粒以形成用于递送的浆体的一种混合和递送方法、装置以及泵。所述装置包括容器(1)以及混合和递送泵(2),所述混合和递送泵(2)具有第一轴(3),连接至所述第一轴(3)并且布置于所述容器(1)的内部空间(25)的内底(26)处的转子(6),连接至所述第一轴(3)的第一动力装置(7),以及具有定子叶片(9)的定子(8)。所述定子(8)包围所述第一轴(3)。所述装置包括:泵装置(10),其具有位于两个定子叶片(9)之间的定子空间(30)中的入口(16),以及出口(17);以及出口管(21),其具有连接至所述出口(17)的第二入口开口(22)以及位于所述内部空间(25)的外部的第二出口开口(2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供应悬浮于液体中的小颗粒以形成用于递送的浆体的混合和递送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供应悬浮于液体中的小颗粒以形成用于递送的浆体的混合和递送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供应悬浮于液体中的小颗粒以形成用于递送的浆体的混合和递送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供应悬浮于液体中的小颗粒以形成用于递送的浆体的混合和递送方法、装置以及混合和递送泵,所述浆体提供小颗粒的均匀的分布。
一种用于供应悬浮于液体中的小颗粒以形成用于递送的浆体的混合和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和递送装置包括:容器,其具有敞开的顶部以及限定内部空间的内底和内壁;混合和递送泵,其具有:(i.)具有第一远侧端部和第一近侧端部的第一轴,(ii.)转子,其连接至所述第一轴的第一远侧端部并且布置于所述容器的内部空间的内底处,(iii.)第一动力装置,其连接至所述第一轴的第一近侧端部,以使得所述转子能通过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围绕第一旋转轴线(F)旋转,其中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位于所述容器的内部空间外部,(iv.)具有定子叶片的定子,其中所述定子同轴地包围所述第一轴并且所述定子至少部分地布置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一远侧端部与所述第一轴的近侧端部之间,(v.)泵装置,其具有位于所述定子的两个定子叶片之间的定子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入口,以及出口,以及(vi.)出口管,其具有连接至所述泵装置的出口的第二入口开口以及位于所述容器的内部空间外部的第二出口开口,所述混合和递送泵的泵装置位于所述定子的两个定子叶片之间的所述定子空间中,其中所述泵装置具有连接至第二轴的第二远侧端部的叶轮,所述第二轴的第二近侧端部连接至用于使所述叶轮围绕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的第二动力装置,并且所述泵装置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叶轮的泵壳体,其中位于所述定子的两个定子叶片之间的所述定子空间中的入口呈轴向入口的形式设置于所述泵壳体中,并且所述泵装置的出口呈切向出口的形式设置于所述泵壳体中;以及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位于所述容器的内部空间外部。
优选地,所述转子与所述泵壳体的入口之间的距离介于所述转子的直径D2的10%至20%之间,其中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测量所述距离。
优选地,所述转子与所述泵壳体的入口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转子的直径D2的15%。
优选地,所述混合和递送泵的泵装置另外地具有:(vii.)入口管,其具有位于所述容器的内部空间外部的第一入口开口以及至少部分地位于两个定子叶片之间的所述定子空间中的第一出口开口。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框架,所述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所述泵装置、所述入口管、以及所述定子附接至所述支撑框架,所述出口管附接至所述定子以及所述泵装置,以及所述转子通过所述第一轴附接至所述第一动力装置。
优选地,所述定子沿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一距离,以及所述转子沿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比所述第一距离短的第二距离。
优选地,所述定子具有的直径D1介于所述转子的直径D2的60%至120%之间。
优选地,所述定子具有的直径D1介于所述转子的直径D2的80%至11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图泰(芬兰)公司,未经奥图泰(芬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66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填料塔的支承件
- 下一篇:微泡产生器装置、系统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