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产生由结合丝丝心蛋白微纤维和纳米纤维组成的混合结构的方法、由此获得的混合结构及其作为可植入医疗装置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8758.3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3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安东尼奥·亚历山德里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尔克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慧慧;艾娟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产生 结合 丝丝 蛋白 纤维 纳米 组成 混合结构 方法 由此 获得 及其 作为 植入 医疗 | ||
1.用于产生由相互结合的丝心蛋白的微纤维和纳米纤维制成的混合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选自纬向-经向编织、针织、编结、缠绕成型和无纺布生产技术的技术制备由微纤维丝心蛋白纤维制成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所述微纤维丝心蛋白纤维的直径在10μm与15μm之间,呈具有10旦与400旦之间的支数的丝纱形式;
b)通过对选自以下的溶液的力纺丝或静电纺丝制备由纳米纤维丝心蛋白制成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在甲酸中具有1%w/v与30%w/v之间的浓度的丝心蛋白溶液,以及在选自以下的溶剂中具有5%w/v与40%w/v之间的浓度的丝心蛋白溶液:1,1,1,3,3,3-六氟-2-丙醇、三氟乙酸或离子液体以及这些溶剂中的混合物和/或这些溶剂与水的混合物;
c)单独地或在结合后使用用于丝心蛋白的溶剂和/或使用包含溶解在溶剂中的丝心蛋白的溶液处理直接来自步骤b)的纳米纤维丝心蛋白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部分和直接来自步骤a)的微纤维丝心蛋白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部分,以围绕所述丝心蛋白纤维形成凝胶相的膜;
c’)如果在步骤c)中,所述纳米纤维部分和所述微纤维部分已经单独地使用用于丝心蛋白的溶剂和/或使用包含溶解在溶剂中的丝心蛋白的溶液处理,则在不预先干燥所述纳米纤维部分和所述微纤维部分的情况下使所述部分结合;
d)通过在10℃与150℃之间的温度下热处理持续1分钟与24小时之间的时间,将在步骤c)或步骤c’)中获得的所述混合微纤维/纳米纤维结构在所述混合微纤维/纳米纤维结构仍浸渍有溶剂的时候固结;
e)通过在10℃与100℃之间的温度下用水或水-醇混合物洗涤或通过在10℃与100℃之间的温度下可能地在真空下蒸发除去所述溶剂,
其中步骤c)中使用的所述溶剂选自:甲酸、1,1,1,3,3,3-六氟-2-丙醇、三氟乙酸、六氟丙酮、N-甲基吗啉N-氧化物、离子液体、氯化钙-乙醇-水混合物、硝酸钙-甲醇-水混合物、锂盐的水溶液以及这些溶剂中的混合物和/或这些溶剂与水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离子液体是1-乙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丁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乙基-3-甲基乙酸咪唑鎓、1-乙基-3-甲基甘氨酸咪唑鎓、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1-丁基-2,3-二甲基氯化咪唑鎓或1-丁基-3-甲基溴化咪唑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f)结合两个或更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产生的混合结构,获得层次更高的混合结构;
g)使用所述层次更高的混合结构重复权利要求1的步骤c)至步骤e)。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使用呈具有10旦与400旦之间的支数的丝纱形式的微纤维丝心蛋白作为起始材料进行,所述微纤维丝心蛋白在产生微纤维丝心蛋白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部分之前或之后被精炼,并且其中微纤维丝心蛋白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部分用选自纬向-经向编织、针织、编结、缠绕成型和无纺布生产技术的技术产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使用呈具有10旦与400旦之间的支数的丝纱形式的微纤维丝心蛋白作为起始材料进行,所述微纤维丝心蛋白在产生微纤维丝心蛋白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部分之前或之后被精炼,并且其中微纤维丝心蛋白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部分用选自纬向-经向编织、针织、编结、缠绕成型和无纺布生产技术的技术产生。
6.根据权利要求1、2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通过对在选自以下的溶剂中的丝心蛋白溶液的力纺丝或静电纺丝进行:甲酸、1,1,1,3,3,3-六氟-2-丙醇、三氟乙酸、离子液体、以及这些溶剂中的混合物和/或这些溶剂与水的混合物,其中在所述溶剂为甲酸的情况下,丝心蛋白的浓度在1%w/v与30%w/v之间,并且在使用不同于甲酸的所述溶剂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情况下,丝心蛋白的浓度在5%w/v与40%w/v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尔克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西尔克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87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震模拟演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帽撞击体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