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流体控制装置以及血压计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7403.2 | 申请日: | 2015-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2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川村宪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235 | 分类号: | A61B5/0235;F04B43/04;F16K7/17;F16K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壳体 隔膜 连通 通气孔 阀室 阀座 下阀 流体控制装置 血压计装置 开口部 血压计 压电泵 袖带 加压 | ||
血压计装置(100)具备压电泵(10)、阀(101)以及袖带(109)。阀(101)具备第一阀壳体(191)、隔膜(120)以及第二阀壳体(192)。隔膜(120)被第二阀壳体(192)以及第一阀壳体(191)固定为与阀座(139)分离且隔膜(120)中的开口部(121)的周围对阀座(138)加压并与阀座(138)接触。由此,隔膜(120)与第二阀壳体(192)以及第一阀壳体(191)一起构成与第一通气孔(111)连通的下阀室(131)、与第二通气孔(112)连通的上阀室(133)、与第一通气孔(110)连通的下阀室(132)以及与上阀室(133)连通的上阀室(13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流体的逆流的阀、具备该阀的流体控制装置以及具备该流体控制装置的血压计。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阀的流体控制装置。
图17是专利文献1的流体控制装置9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流体控制装置900具备压电泵10、阀901以及袖带(Cuff)109。
流体控制装置900是测定被检者的血压的装置。通过将压电泵10的上表面与阀901的底面接合,从而阀901与压电泵10连接。而且,在阀901的袖带连接口106A连接有袖带109。袖带109是能够贮存空气的可挠性的容器。压电泵10的详细内容后述。
如图17所示,阀901具备第一阀壳体991、由长方形的薄膜构成的隔膜920以及第二阀壳体992。
第一阀壳体991具有与压电泵10的排出孔56连通的第一通气孔910、与压电泵10的排出孔55连通的第一通气孔911以及向隔膜920侧突出的圆柱状的阀座938。
第二阀壳体992具有与袖带109连通的第二通气孔912、与流体控制装置900外部连通的第三通气孔913以及从第三通气孔913的周围向隔膜920侧突出的阀座939。阀座939是在中央部具有第三通气孔913的圆筒形状。
在隔膜920,在与阀座938对置的区域的中心部设置有圆形的开口部921。隔膜920被第二阀壳体992以及第一阀壳体991夹持(固定)为隔膜920的一部分对阀座939加压而与阀座939接触,并且隔膜920的开口部921的周围对阀座938加压而与阀座938接触。
由此,隔膜920对第二阀壳体992以及第一阀壳体991内进行分割。隔膜920与第二阀壳体992以及第一阀壳体991一起构成与第一通气孔911连通的下阀室931和经由连通路135与第二通气孔912连通的上阀室933。
另外,隔膜920与第二阀壳体992以及第一阀壳体991一起构成与第一通气孔910连通的下阀室932和经由连通路135与上阀室933连通的上阀室934。
接下来,对血压测定时的流体控制装置9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8是表示图17所示的压电泵10驱动期间的流体控制装置900的空气的流动的说明图。图19是表示紧接图17所示的压电泵10停止驱动后的流体控制装置900的空气的流动的说明图。图20是表示图17所示的阀901所具备的上阀室934的压力变化与下阀室932的压力变化的图。
流体控制装置900在开始血压的测定时,首先使压电泵10驱动。若压电泵10驱动,则首先空气从开口部92以及吸引孔52流入压电泵10内的泵室45。接下来,空气被从排出孔55、56排出,并流入阀901的下阀室932、931双方。
由此,在排气阀170中,下阀室932的压力P2比上阀室934的压力P1高(参照图20)。因此,如图18所示,隔膜920密封第三通气孔913,切断第二通气孔912与第三通气孔913的连通。
另外,在止回阀160中,下阀室931的压力P2比上阀室933的压力P1高(参照图20)。因此,隔膜920的开口部921的周围与阀座938分离,第一通气孔911与第二通气孔912经由开口部92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7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