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路元件和使用其的补偿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5637.3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7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藤畑贵史;向幸市;柿沼亨;新田响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睿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37/76 | 分类号: | H01H37/7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挚诚信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8 | 代理人: | 邢悦;王永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路 元件 使用 补偿 电路 | ||
1.一种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绝缘基板,
发热部,其由在所述绝缘基板上设置的发热电阻构成,
短路部,其由第1电极、第2电极以及第1可熔导体构成,所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在所述绝缘基板上彼此相邻设置,所述第1可熔导体会因所述发热电阻的发热而被加热从而熔融并将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短路,
熔丝部,其由第3电极和第2可熔导体构成,所述第3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上并与所述发热电阻电连接,所述第2可熔导体在所述第2电极和所述第3电极之间以与所述发热电阻串联连接的状态设置,由此构成在所述发热电阻中流过电流的电流通路,并会因所述发热电阻的发热而被加热从而熔融并阻断所述电流通路;
所述发热部具有使加热量保持差异的结构,以使得通过所述发热电阻的发热,使所述第1可熔导体比所述第2可熔导体更早熔融,
所述发热部使用加热量有差异的2个发热电阻,从而具有所述的使加热量保持差异的结构;或者,所述发热部使用具有所述加热量有差异的短路部用发热区域和熔丝部用发热区域的1个发热电阻,从而具有所述使加热量保持差异的结构;或者,所述发热部由与所述短路部靠近设置的1个发热电阻构成,从而具有使加热量保持差异的结构,以使得与所述发热电阻靠近的所述短路部的所述第1可熔导体比所述第2可熔导体更早熔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量有差异的2个发热电阻的电阻值相互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量有差异的2个发热电阻以不同的图案宽度来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量有差异的2个发热电阻由比电阻不同的电阻材料来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电阻的所述短路部用发热区域与所述熔丝部用发热区域的发热量不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电阻中,所述短路部用发热区域设置在所述短路部的正下方,所述熔丝部用发热区域配置为从所述熔丝部的正下方偏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电阻中,从所述短路部用发热区域至所述短路部的距离比从所述熔丝部用发热区域至所述熔丝部的距离短。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路元件,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短路的所述第1可熔导体配置在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至少一者的电极上。
9.一种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是在具有检知异常功能的电路中搭载的电子部件产生异常时由短路元件形成绕过所述电子部件的旁路电流通路的补偿电路,
所述短路元件具有:
绝缘基板,
发热部,其由在所述绝缘基板上设置的发热电阻构成,
短路部,其由第1电极、第2电极以及第1可熔导体构成,所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在所述绝缘基板上彼此相邻设置,所述第1可熔导体会因所述发热电阻的发热而被加热从而熔融并将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短路,
熔丝部,其由第3电极和第2可熔导体构成,所述第3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上并与所述发热电阻电连接,所述第2可熔导体在所述第2电极和所述第3电极之间以与所述发热电阻串联连接的状态设置,由此构成在所述发热电阻中流过电流的电流通路,并会因所述发热电阻的发热而被加热从而熔融并阻断所述电流通路;
所述发热部具有使加热量保持差异的结构,以使得通过所述发热电阻的发热,所述第1可熔导体比所述第2可熔导体更早熔融,
上述短路部与上述电子部件并联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路电流通路通过旁路电阻和所述短路元件形成,所述旁路电阻与跟所述短路元件串联连接的所述电子部件的内部电阻相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睿合株式会社,未经迪睿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56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