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安装电感器以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47160.4 | 申请日: | 2015-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5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宗内敬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28;H01F4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安装 电感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在使外部端子的结构为L字状的情况下,由于通过浸渍对成形体涂覆导电性膏,所以难以使外部端子形成为L字状。在利用板状的金属框架形成外部端子的情况下,整体的形状变大、线圈、成形体的大小变小而无法获得充分的特性,并且用于形成外部端子的工时增加。在通过溅射来形成的情况下需要昂贵的装置。具备卷绕导线而形成的线圈、和用主要含有金属磁性体粉末和树脂的密封材料密封线圈的成形体。线圈被埋设成引出端部的表面露出在成形体的表面。成形体的表面的形成外部端子的部分的树脂被除去,金属磁性体粉与构成外部端子的镀层接合,外部端子与该线圈的引出端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卷绕导线而形成的线圈、和用主要含有金属磁性体粉末和树脂的密封材料密封线圈的成形体的表面安装电感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以往的表面安装电感器中有一种卷绕导线来形成线圈21,将该线圈21埋设在由包含磁性粉末和树脂的密封材料形成的成形体22内,并使线圈21与形成在成形体22的表面的外部端子24连接的表面安装电感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245473号公报。)。该表面安装电感器将卷绕导线而形成的线圈21载置于平板(tablet),并以使线圈21的引出端部21b沿着平板的柱状凸部的外侧侧面夹在与成型金属模的内壁面之间的方式在成型金属模内配置线圈和平板,使用该金属模,利用树脂成形法或压粉成形法形成内置线圈21的成形体22,并通过浸渍(dip)对该成形体涂覆导电性膏来形成外部端子24。
近年来,伴随着电子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在这样的结构的面安装电感器中,形成在上表面的外部电极有可能与屏蔽板接触而短路。因此,对使电极的结构成为L字状的面安装电感器的要求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状况中,当在以往的表面安装电感器中想要使外部端子的结构成为L字状的情况下,由于通过浸渍对成形体涂覆导电性膏,所以难以使外部端子形成为L字状。另外,对以往的表面安装电感器而言,由于成为将成形体浸到导电膏槽中所积蓄的导电性膏的形式,所以需要成形体的形成外部端子的部分浸泡的程度的导电性膏,并且若包含在质量管理上不得不废弃的量则浪费的导电性膏变多,也成为制造成本上升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点,如日本特开2009-170488号公报所示那样,进行了由板状的金属框架形成外部端子,但存在因金属框架的厚度,使得整体的形状相应变大,或线圈、成形体的大小变小而无法获得充分的特性,并且用于形成外部端子的工时增加这一问题。
另外,作为其它的解决方法,可考虑通过溅射来形成外部端子,但存在需要昂贵的装置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用昂贵的装置就能够容易地形成外部端子且能够实现薄型化、特性的提高的表面安装电感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表面安装电感器具备卷绕导线而形成的线圈、和用主要含有金属磁性体粉末和树脂的密封材料密封线圈的成形体,其中,线圈被埋设成引出端部的表面露出在成形体的表面,成形体的表面的形成外部端子的部分的树脂被除去,金属磁性体粉与构成外部端子的镀层接合,外部端子与线圈的引出端部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表面安装电感器具备卷绕导线而形成的线圈、和用主要含有金属磁性体粉末和树脂的密封材料密封线圈的成形体,其中,线圈被埋设在成形体内且引出端部从成形体被引出,成形体的表面的形成外部端子的部分的树脂被除去,金属磁性体粉与构成外部端子的镀层接合,外部端子与线圈的引出端部连接。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中,上述表面安装电感器具备卷绕导线而形成的线圈、和用主要含有金属磁性体粉末和树脂的密封材料密封线圈的成形体,该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将卷绕导线而形成的线圈埋设在成形体内的工序;以及将成形体的表面的形成外部端子的部分的树脂除去,对成形体实施镀敷处理而在树脂被除去的部分形成与金属磁性体粉接合的镀层来形成与线圈的引出端部连接的外部端子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7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