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可逆电路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41886.7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3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中池勇树;中嶋礼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P1/383 | 分类号: | H01P1/38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俞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逆 电路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可逆电路元件,尤其涉及在微波波段中所使用的隔离器、循环器等不可逆电路元件。
背景技术
以往,隔离器、循环器等不可逆电路元件具有仅向预先确定的特定方向传输信号而无法向反方向传输信号的特性。利用此特性,例如将循环器使用于移动电话等的移动通信设备的发送接收电路部中。
作为这种不可逆电路元件,在专利文献1的图1中记载有如下的集中常数型循环器,该集中常数型循环器在第1中心导体、第2中心导体以及第3中心导体的另一端接地的同时,在该另一端与接地之间串联连接了电感器元件与电容器元件。然而,这样的循环器中,插入损耗特性不一定能充分满足宽频带的需求。
此外,在所述循环器中,构成为第1中心导体、第2中心导体以及第3中心导体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独立的接地端子连接至搭载了形成有第1中心导体、第2中心导体以及第3中心导体的铁氧体的基板的接地电极,因此,包括各中心导体的一端即3个信号连接端子在内一共设置了6个端子。然而,若在安装用基板上设置用于连接总计6个端子的连接盘,则会有使安装用基板的设计产生诸多制约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687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宽频带内插入损失特性较小的集中常数型的不可逆电路元件。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连接端子的数量减少并使安装用基板的设计自由度提高的不可逆电路元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施加了直流磁场的铁氧体中设置第1中心导体、第2中心导体以及第3中心导体使其分别在绝缘状态下交叉,
将第1中心导体的一端作为第1端口,第2中心导体的一端作为第2端口,第3中心导体的一端作为第3端口,
第1端口与第1端子连接,第2端口与第2端子连接,第3端口与第3端子连接,
第1中心导体、第2中心导体以及第3中心导体各自的另一端彼此连接并且接地,
与第1中心导体、第2中心导体以及第3中心导体分别并联地连接电容器元件,
第1中心导体、第2中心导体以及第3中心导体分别串联或并联地设有电容器。
所述不可逆电路元件是在施加了直流磁场的铁氧体中配置第1中心导体、第2中心导体以及第3中心导体使其分别在绝缘状态下交叉的集中常数型不可逆电路元件。从第2端口输入的高频信号将从第1端口输出,从第1端口输入的高频信号将从第3端口输出,从第3端口输入的高频信号将从第2端口输出。此外,高频信号的输入输出关系随着由永磁体施加的直流磁场反转而逆转。
所述不可逆电路元件中,由于第1中心导体、第2中心导体以及第3中心导体分别串联或并联地设有电容器,因此插入损耗特性在宽频带内变小。
所述不可逆电路元件优选在所述铁氧体的正反表面层叠多个导电体层以及绝缘层,由所述导电体层形成第1中心导体、第2中心导体以及第3中心导体,并且第1中心导体、第2中心导体以及第3中心导体各自的另一端经由仅一个导电体层接地。第1中心导体、第2中心导体以及第3中心导体的另一端通过仅一个导电体层就可汇集,只需一个连接端子即可,因此减少了连接端子的设置个数。其结果是,提高了安装用基板的设计自由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集中常数型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插入损耗特性在宽频带内变小,此外,也可使安装用基板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例的不可逆电路元件(3端口型循环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例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构成第1实施例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中心导体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例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5]是示出第2实施例的不可逆电路元件(3端口型循环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6]是示出第2实施例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第2实施例的不可逆电路元件中的捆束电极的大小变更后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8]是示出构成第3实施例的不可逆电路元件(3端口型循环器)的中心导体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示出第3实施例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特性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1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