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弯折玻璃堆叠组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2002.7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3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T·常;P·W·储;M·P·多诺万;A·J·埃利森;T·M·格罗斯;胡广立;G·N·库德瓦;N·J·史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2 | 分类号: | C03C17/32;C03C21/00;B32B17/10;G02F1/1333;G06F1/16;H04M1/02;C03C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乐洪咏,沙永生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弯折 玻璃 堆叠 组件 制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玻璃制品,其包括:
厚度为25μm至125μm的玻璃元件,所述玻璃元件还包含:
(a)第一主表面;
(b)第二主表面;和
(c)从所述玻璃元件的第一主表面延伸到所述玻璃元件中第一深度的压缩应力区,所述区由所述玻璃元件的第一主表面处至少700MPa的压缩应力σI限定,
其中所述玻璃元件的特征在于:
(a)应力分布,使得当所述玻璃元件弯折至1mm至5mm的目标弯折半径时,曲率中心在所述第二主表面一侧上,以在所述第一主表面处诱导弯折应力σB,σI+σB<0;并且
(b)当用具有1.5mm直径的碳化钨球加载所述玻璃元件的第一主表面时,超过1.5kgf的抗穿刺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特征在于,至所述第一主表面以下至少1微米的深度,σI+σB<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所述玻璃元件包括(c)超过或等于8H的铅笔硬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所述玻璃元件包含多个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玻璃元件的第一主表面受到来自维氏压痕计的1kgf负荷时,在所述第一主表面中引入≤100微米的瑕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元件的维氏硬度为550至650kgf/mm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在与加载10gf负荷的立方角金刚石压痕计接触之后,所述玻璃元件具有超过800MPa的保留B10弯折强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包括F/w≤0.076N/mm,其中F是将所述玻璃元件置于所述目标弯折半径的闭合力,并且w是所述玻璃元件在与玻璃弯折所围绕的轴平行方向上的尺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元件的厚度是50μm至100μ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元件的第一主表面处的压缩应力小于或等于2000MPa。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第一深度自所述玻璃元件的第一主表面起,设置为所述玻璃元件厚度的三分之一或更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还包括:
置于所述玻璃元件的第一主表面上的摩擦系数降低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应力区在所述玻璃元件的第一主表面处包括5μm或更小的最大瑕疵尺寸。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应力区包含多个可离子交换的金属离子和多个经离子交换的金属离子,所述经离子交换的金属离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所述可离子交换的金属离子的原子半径。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元件还包含边缘,以及从所述边缘延伸到所述玻璃元件中边缘深度的边缘压缩应力区,所述边缘压缩应力区由所述边缘处至少100MPa的压缩应力限定。
16.一种可折叠电子装置,所述装置包含:
具有可折叠特征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可折叠特征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
17.一种制造堆叠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厚度为25μm至125μm的玻璃元件,所述玻璃元件还包含:
(a)第一主表面;
(b)第二主表面;和
(c)从所述玻璃元件的第一主表面延伸到所述玻璃元件中第一深度的压缩应力区,所述区由所述玻璃元件的第一主表面处至少700MPa的压缩应力σI限定,
其中所述玻璃元件的特征在于:
(a)应力分布,使得当所述玻璃元件弯折至1mm至5mm的目标弯折半径时,曲率中心在所述第二主表面一侧上,以在所述第一主表面处诱导弯折应力σB,σI+σB<0;并且
(b)当用具有1.5mm直径的碳化钨球加载所述玻璃元件的第一主表面时,超过1.5kgf的抗穿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20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