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的燃料蒸发气体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01801.2 | 申请日: | 2015-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7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裕次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J37/00 | 分类号: | B62J37/00;B62J9/00;B62J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张丽颖 |
| 地址: | 日本国静冈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燃料 蒸发 气体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实现头盔收纳箱及燃料箱的容量确保,且实现车座下空间的有效活用。在车座下方配置头盔收纳室(130)及燃料箱(131),且搭载整体摆动式发动机。通过过滤罐(12)收集在燃料箱(131)内气化的燃料蒸发气体并供给至发动机进气系统。将过滤罐(12)配置于如下位置:在燃料箱(131)的下方,在车辆侧面观察及平面观察时均与头盔收纳室(130)重合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蒸发气体回收装置,该燃料蒸发气体回收装置在摩托车等车辆中通过过滤罐收集在燃料箱内气化的燃料蒸发气体,并将该燃料蒸发气体供给至发动机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摩托车等车辆中,具备所谓的蒸发系统,该蒸发系统搭载有过滤罐,该过滤罐作为大气污染防止设备,吸收汽油蒸气(燃料蒸发气体),以使汽油蒸汽不从车载的燃料箱放出到大气中。在以往,例如,在车座下配置了物品收纳室与燃料箱的踏板车车辆中,作为关于过滤罐的配置结构的公知公报,公开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等。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均为过滤罐配置于在前后配置的燃料箱与头盔收纳室或箱之间的配置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93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298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过滤罐的安装结构中,其安装于框架,由在横向框架焊接并悬挂支架来进行支承。因此,在车座下的被制约的空间内,成为确保头盔收纳箱及燃料箱的各自容量上的障碍。另一方面,若优先确保它们的容量,保持原样的话成为车座下方、甚至车辆整体的紧凑化的阻碍因素。另外,需要从横向框架设置专用的支架,成为招致部件数目的增加、重量的增加的因素。
本发明鉴于该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燃料蒸发气体回收装置,其实现头盔收纳箱及燃料箱的容量确保,还实现车座下空间的有效利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摩托车的燃料蒸发气体回收装置,该摩托车的车座下方配置有头盔收纳室和燃料箱并且搭载有整体摆动式发动机,所述摩托车的燃料蒸发气体回收装置通过过滤罐收集在所述燃料箱内气化的燃料蒸发气体并将该燃料蒸发气体供给发动机进气系统,其中,将所述过滤罐配置在所述燃料箱的下方的在车辆侧面观察及平面观察时均与所述头盔收纳室重合的位置,所述头盔收纳室的底面弯曲成在头盔收纳时与该头盔头部彼此相对的形状,所述过滤罐配置成接近所述头盔收纳室的底面的弯曲部位。
另外,本发明的摩托车的燃料蒸发气体回收装置中,所述过滤罐配置于框架侧管的车宽方向上的内侧。
另外,本发明的摩托车的燃料蒸发气体回收装置中,所述过滤罐、翻转阀与清洗控制阀配设于后挡泥板。
另外,本发明的摩托车的燃料蒸发气体回收装置中,在所述后挡泥板形成有与该后挡泥板为一体的用于保持所述过滤罐的凹部和用于固定所述过滤罐的卡止部,用于分别固定所述翻转阀及所述清洗控制阀的卡止部隔着所述过滤罐与所述后挡泥板形成为一体。
另外,本发明的摩托车的燃料蒸发气体回收装置中,所述过滤罐与连接于该过滤罐的周边部件配置成偏置于空气净化器的相反侧,所述空气净化器与所述整体摆动式发动机一体摆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过滤罐与头盔收纳室重合而配置,从而能够不用使摩托车的车宽扩大就充分确保头盔收纳室及燃料箱的各自容量,不使框架侧管的框架线向外方扩大,完全不担心为了能够配置过滤罐而有损摩托车的外观。
另外,过滤罐的支承部及凹部、卡止部与后挡泥板形成为一体,从而能够废除支架及紧固部件等,因此减少部件数目与成本,实现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1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