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4124.3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3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竞生;何伟廷;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箭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52831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越野类的汽车改装都会安装铁前杠,以保护在越野过程中受到野 生动物的撞击和复杂路况环境的碰撞,保护了车头外观和完整性。但是,汽 车安装铁前杠后使得汽车在发生意外时,车头撞击力无法有效传递至车身, 影响了汽车气囊装置的及时触发,直接危害乘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汽车安装铁前杠 后使得汽车在发生意外时,车头撞击力无法有效传递至车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折弯部;
所述折弯部包括与铁前杠连接的前杠连接端和与汽车车身大梁连接的车 身端,两个所述折弯部的前杠连接端紧贴连接安装;
所述车身端在靠近所述前杠连接端的位置上设置两个以上的连续折弯。
可选地,两个所述折弯部上的气缸连接端通过焊接实现紧贴连接。
可选地,所述折弯部为薄片状。
可选地,所述连接装置焊接在适配汽车车型的安装支架上。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折弯部;所 述折弯部包括与铁前杠连接的前杠连接端和与汽车车身大梁连接的车身端, 两个所述折弯部的前杠连接端紧贴连接安装;所述车身端在靠近所述前杠连 接端的位置上设置两个以上的连续折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装置 可以在意外时有效的把铁前杠撞击受力传递给汽车气囊装置,保障了乘车人 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 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连接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汽车安装铁前杠 后使得汽车在发生意外时,车头撞击力无法有效传递至车身的问题。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连接装置1包括:两个对称 设置的折弯部2,该折弯部2包括与铁前杠4连接的前杠连接端21和与汽车 车身大梁3连接的车身端22,两个该折弯部2的前杠连接端21紧贴连接安装。 该车身端22在靠近该前杠连接端21的位置上设置两个以上的连续折弯23。
该连接装置1在安装使用时,为了通用装配所有汽车车身大梁3,可以把 该连接装置1焊接在适配车型的安装支架上。连接装置1的前杠连接端21与 铁前杠4连接安装,车身端22与车身大梁3连接安装,这样连接装置1可以 很好缓冲了铁前杠4所受到的撞击力,并且把力传递到车身大梁3上,使汽 车气囊装置能及时触发,保障了乘坐人员的安全。
优选地,两个该折弯部2上的气缸连接端通过焊接实现紧贴连接。
优选地,该折弯部2为薄片状,在实现力传递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节 省材料。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装置1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无需模具,直接折弯成型,降低开发成本;
2、装置体积较小,可以使前杠和车身连接更紧密;
3、缓冲力作用明显,无需像其他常规气囊装置要通过不同挖空结构而多 次验证测试。
本实施例中,一种连接装置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折弯部2;该折弯部 2包括与铁前杠4连接的前杠连接端21和与汽车车身大梁3连接的车身端22, 两个该折弯部2的前杠连接端21紧贴连接安装;该车身端22在靠近该前杠 连接端21的位置上设置两个以上的连续折弯2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1 可以在意外时有效的把铁前杠4撞击受力传递给汽车气囊装置,保障了乘车 人员的安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 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 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箭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箭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4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