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仓降温防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8389.2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2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叶敏;吴俊丽;武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降温 防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仓降温 防火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新能源的应用日渐广泛,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十分迅速,由于其 适应当代环保节能的潮流,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大。由于汽车行驶需要的动力 很大,采用电力提供动力的新能源汽车为了保证能够正常行驶,需要电池仓 长时间提供较大电流,保证动力的提供。当车载电池长时间输出电能后,电 池内长时间进行化学反应会使得电池体明显发热。因此,对于使用电池仓提 供能源的新能源汽车来说,保证电池仓的温度,避免电池因过热发生故障甚 至引发着火危险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仓降温防火装置,以克 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电池仓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能 够根据电池仓温度自动输送冷气使电池仓降温,防止电池仓过热着火引发危 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仓降温防火装置,包括电池仓外壳,电池仓外壳通 过若干个连接杆与设置在电池仓外壳内的电池仓固定连接,电池仓外壳的顶 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散热风扇的风扇架,电池仓外壳底部设置有除湿进风口, 所述除湿进风口连接至空调风口,电池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 感器、散热风扇以及空调风口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上设置有指示灯组, 所述指示灯组下方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下方设置有开关键和输入键盘。
进一步地,电池仓外壳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导 线的导线孔,下部设置有一组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与除湿进风口适配。
进一步地,除湿进风口上设置有一对防尘网,一对防尘网之间设置有除 湿剂。
进一步地,控制器前部设置有充电孔和音孔,所述充电孔和音孔分别设 置在输入键盘两侧。
进一步地,控制器内设置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与设置在控制器内的锂 电池、时间继电器、语音合成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语音合成模块与扬声器 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设置在控制器外的指示灯组、显示屏、开关键、输 入键盘分别电连接,所述扬声器与音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充电孔与锂电池 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组包括正常指示灯、高温指示灯以及危险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底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穿装有若干用于固 定的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电池仓与电池仓外壳装配好之后,散热风扇将始 终处于工作状态,给电池仓外壳内的电池仓散热,散热风扇将电池仓外壳内 的空气抽出,之后外部空气因气压差的作用而从除湿进风口进入电池仓外壳 内,空气不断流动,将电池仓产生的热量带出,除湿进风口可以祛除空气中 的水蒸气,防止电池仓表面发生结露现象,启动控制器后,温度传感器会将 电池仓的实时温度反馈给控制器,本装置能够对电池仓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并能够根据电池仓温度自动输送冷气使电池仓降温,若仍然不能达到降温效 果,当电池仓达到危险温度后,控制器能够自动切断电池仓供电线路,防止 电池仓过热着火引发危险。
进一步地,启动控制器后,温度传感器会将电池仓的实时温度反馈给微 处理器,微处理器内写入的程序工作,经过分析处理将温度数据通过显示屏 显示出来,当温度处于正常范围时,指示灯组中的正常指示灯亮起,当电池 仓温度异常升高以至于温度达到预先通过输入键盘设定的散热温度阀值时, 微处理器会启动散热程序,控制空调工作,冷风从空调风口进入电池仓外壳 内给电池仓降温,此时高温指示灯亮起,如若仍旧不能解决严重发热问题, 电池仓的温度上升到预先设定的危险温度阀值时,则危险指示灯亮起,语音 合成模块通过扬声器播报警告语音提醒车主及时停车,以防危险发生,同时 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当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后,则微处理器自动关闭 电池仓供电电路,将车熄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内的硬件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处理器的接口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时间继电器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语音合成模块的接口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8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