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门栓零部件装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1737.3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5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聪;潘峰;周乃义;王周晖;姜金为;倪旭辉;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零部件 装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部件装配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 动化的门栓零部件装配机。
背景技术
一种门栓的零部件装配包括三个环节:门栓主体上添加塑料套、 螺丝刀上螺柱和螺丝刀上柳钉。目前,此三个环节一般采用人工装配, 整个过程如下:首先,人工将门栓主体工件插入添加塑料套设备中, 通过气缸为主体工件添加塑料套。接着,上套完毕后,取出主体工件, 将其尾部插入顶针,利用顶针固定工件,并确保在上螺柱的时候,塑 料套与底部边距保持为某一固定值。然后,人工放置铆钉,并通过控 制电动螺丝刀对铆钉进行旋入固定,在门栓尾部侧面上铆钉。通过统 计,按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计算,每个工人实际产能为7000-8000套 /8小时。
对于目前的门栓加工工序,其存在的缺点是加工过程中的各环节 不连续,并且都需要人工参与操作,无法实现自动化流水线工作,在 人工成本上花费较高。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的缺点,采用间歇分割器的原理对门栓零部 件装配的自动化流水线进行重新设计,设计一种门栓零部件自动化装 配装置,可按需增减工位,每3-5秒旋转一个工位,即3-5秒可装配 出一个成品(工作效率为:5760-9600套/8小时),其在装配效率上明 显提高或至少持平,但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基本实现自动化流 水线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门栓的零部件加工过程 中的各环节不连续、无法实现自动化流水线工作的缺点,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及改善工作环境,并且可根 据工作需要增减工位,从而减少占地面积。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化门栓零部件装配机,包括旋转平台、弧形滑轨、圆形 挡板、圆盘一、行星轮一、微型气缸一、电动螺丝刀一、圆盘二、行 星轮二、带滑轮的顶针以及下料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挡板围 绕在所述旋转平台的外侧;圆盘一安装在所述旋转平台的侧工位上 方,行星轮一在所述圆盘一的上面,微型气缸安装在行星轮一的上方; 圆盘二安装在所述旋转平台的侧工位上方,并与圆盘一形成0~90度 夹角,行星轮二设在所述圆盘二的上方,电动螺丝刀一安装在行星轮 二的上方,所述弧形滑轨安装在旋转平台的下方,带滑轮的顶针均布 安装在弧形滑轨内,自动下料挡板安装在旋转平台的侧边。
工件放入旋转平台的工件槽中,底部插入工件槽内带滑轮的顶针 上,工件槽和顶针同时限位工件;PLC控制伺服电机带动旋转平台间 歇性转动;塑料套由下至上填充满塑料套送料管;行星轮一上均布开 设有孔,并且将塑料套送料管最下端的塑料套进行转移至微型气缸一 的正下方;圆盘一在微型气缸一的正下方开有塑料套同径的孔,当工 件开始转动90°,塑料套紧跟掉入工件;为了精确塑料套下落的位 置,微型气缸一在行星轮一旋转至两瓣状的中间时进行顶料,以防止 气缸干涉。另一方面,螺柱同样由下至上填充满螺柱送料管,行星轮 二上均布开设有孔,将螺柱送料管最下端的螺柱转移至电动螺丝刀一 的正下方,同理,圆盘二在电动螺丝刀一的正下方开有螺柱同径的孔, 当工件继续转动90°,螺柱紧跟掉入工件,电动螺丝刀一在行星轮 二旋转至两瓣状的中间时,将螺柱旋入到位。受到带滑轮的顶针的垂 直约束,工件内的塑料套的底部与工件底部边距为固定值。当工件继 续转动90°时,铆钉排序输出至铆钉输送通道内,电动螺丝刀二将 铆钉旋入到位,最后,工件继续随着旋转平台旋转,工件内的带滑轮 的顶针受下凹弧形圆轨的约束,其逐渐伸出工件外,且不脱离旋转平 台。此时,工件不受带滑轮的顶针和圆形挡板约束,只受到工件槽约 束,当旋转中的工件与下料挡板相碰撞时,自动从下料挡板滑下来。 综上所述,自动化门栓零部件装配机适合于门栓零部件的自动化装 配,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可根据工作需要增减工位,减少占地面积。
作为优选,旋转平台的侧边均布设有工件槽,所述工件槽内开设 有供带滑轮的顶针上顶的圆孔。
作为优选,圆形挡板呈条状,围绕在旋转平台的周围并留有开口, 并确保对工件槽的遮盖保留工件尾部侧边的铆钉孔位置外露,从而确 保铆钉能够顺利旋入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17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铰链用扭簧摇杆装配机构
- 下一篇:主板功能测试设备的内存条自动插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