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设备舱骨架通用焊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1458.0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8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刘家斌;刘菲菲;王梓;郭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丛林中德车体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澎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车辆 设备 骨架 通用 焊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工装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设备 舱骨架通用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用于轨道交通车辆车下部的设备舱骨架,分枕内端部盖板托架、枕外端 部盖板托架、中部盖板托架和其它连接件,这些部件相互连接,在车下搭建 了类似房子的框架结构,外部与裙板相连,下部和封仓板连接,由此形成的 封闭结构将高铁、动车组运行的设备安全地保护在其中,该产品质量的高低 直接决定了动车组运行的质量。
轨道交通车辆设备舱骨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生产难度大;像枕内端 部盖板托架是由若干个板材折弯件组焊而成,枕外端部盖板托架是由若干个 角铝组合而成;通过对产品的工艺分析,寻找产品共性的同时考虑产品焊接 变形量的影响,设计一款通用的焊接工装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设备舱骨架通用焊接工装,所要解决 的技术问题是轨道交通车辆设备舱骨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生产难度大的 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设备舱骨架通用焊接工装,包括焊接 平台,所述焊接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板、多个定位块、多个支撑块和多个 压钳,
所述第一定位板为一条长条形定位板固定设置在焊接平台的中部,所述 第一定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
多个所述定位块分布在焊接平台的四周,多个所述支撑块设置在定位块 与第一定位板之间,所述支撑块与焊接平台可拆卸的连接;多个定位块的位 置与待焊接的端部盖板托架需定位的位置相对应;
多个所述压钳分为两排,可拆卸的设置在焊接平台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加强筋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块 的高度大于所述定位块的高度,即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高度、所述加强筋的高 度、所述支撑块的高度、所述定位块的高度依次降低。
优选的,还包括不规则形状的第一垫板和长方形的第二垫板,所述第一 垫板和第二垫板与焊接平台为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可拆 卸的设置在第一定位板与加强筋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用于 焊接过程中的高度补充。
优选的,所述第一垫板的厚度大于第二垫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焊接平台包括固定连接的面板和支撑杆,所述面板的一侧 固定设置有第三定位板。
优选的,所述面板为铁板,所述焊接平台的面板的平面度小于等于 0.5mm。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方管,所述方管的截面尺寸为60mm*60mm,所述 方管的管壁厚度为4mm,所述方管的高度为8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工装相比,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操 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程度,通过简单的定位块、附型的支撑板、不同 厚度的不锈钢垫板、压钳等之间的组合,以满足不同形式的端部盖板托架焊 接要求,实现通用性。缩短设计周期,节约成本,安装与调试简单,节约了大 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最宝贵的时间,经济效益巨大。
使用时,考虑焊接收缩量及焊接变形的影响,将待焊接的端部盖板托架 先进行局部焊接,焊后进行调修校正,而后进行整体焊接。为便于操作,局 部焊接工装和整体焊接工装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布局;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将 端部盖板托架进行分类,类似的端部盖板托架放置在同一个焊接平台上,在 焊接过程中,考虑到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程度,用方管和铁板制作 了高度为800mm的焊接平台,并保证焊接平台的整体平面度≤0.5mm。在上 横梁框架局部焊接过程中,根据焊接收缩量的影响,与端部对应的定位块放 量2mm,与中部对应的定位块起定位作用,支撑块起到支撑的作用;在整体 焊接过程中,考虑到焊接收缩量及装卸方便的因素,同一侧矮边的立梁采用 定位块进行定位;同一侧高边的立梁采用定位板进行定位;同时使用不同厚 度的不锈钢垫板满足高低差要求;在适当的位置放置压钳,以便快速方便的 进行装夹。
局部焊接工装:将定位块沿上横梁的一侧进行排布,并保证直线度≤ 0.3mm,另一侧用附型的支撑块进行支撑,有吊带及补强板的部位安装定位 块,而后用压钳进行压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丛林中德车体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龙口丛林中德车体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1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纹管
- 下一篇:一种可带压维护的阀杆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