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吊钩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0688.7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4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沪萍;张安;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5/02;B66C1/14;B66C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钩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尤其涉及一种双吊钩起重机。
背景技术
在建桥工程中所用的起重机械,根据其构造和性能的不同,一般可分 为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类型起重机械和臂架类型起重机,缆索式起重机 四大类。吊钩是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械的一种,现有技术的吊钩起重机体 积大,不能移动,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双吊钩起重机,能平衡稳定的搬移较重 较长的货物,且能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移动和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吊钩起重机,包括一对顶部横梁、一对横梁连接杆、一对滑动 起重杆、一对起重控制装置、多根侧支撑柱、一对支撑柱底座、多根起重 挂索、两块起重平衡板、两个起重吊钩、顶部防护栏、多根支撑横杆及一 对高度控制装置;所述的一对顶部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横梁连接 杆连接,所述的一对顶部横梁与所述的一对横梁连接杆连接成矩形框架结 构;所述的一对滑动起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顶部横梁滑动连接, 所述的一对起重控制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滑动起重杆的中部, 所述的起重控制装置与所述的滑动起重杆沿所述的一对顶部横梁同步水 平滑动;所述的多根侧支撑柱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横梁连接杆的底 部,所述的一对支撑柱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多根侧支撑柱的下端,位于 所述的一对横梁连接杆的正下方;所述的多根起重挂索的上端分别与所述 的一对起重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的多根起重挂索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的两块 起重平衡板的上端中央连接,所述的多根起重挂索连接成锥形结构;所述 的一对高度控制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两块起重平衡板的底部,所述 的两个起重吊钩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高度控制装置连接在所述的两块起 重平衡板的下方;所述的顶部防护栏设置在所述的一对顶部横梁及一对横 梁连接杆上,围绕在所述的矩形框架结构的周围;所述的多根支撑横杆分 别设置在所述的多根侧支撑柱之间,所述的多根支撑横杆横向间隔设置在 所述的一对支撑柱底座的上方。
上述的双吊钩起重机,其中,所述的一对顶部横梁与所述的一对横梁 连接杆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纵向设置的限位杆,所述的一对滑动起重杆在所 述的限位杆之间滑动。
上述的双吊钩起重机,其中,所述的一对支撑柱底座上分别设有叉车 孔,位于所述的一对支撑柱底座的底部。
上述的双吊钩起重机,其中,其中一根所述的横梁连接杆与所述的支 撑柱底座之间设有纵向设置的爬高梯,位于所述的多根侧支撑柱的后方。
上述的双吊钩起重机,其中,其中一根所述的横梁连接杆上设有监控 设备,位于所述的横梁连接杆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双吊钩稳定的搬移重物,且可通过叉车等设备整体 移动,便于实际场地中的安装与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吊钩起重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吊钩起重机的矩形框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吊钩起重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0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草酸酯并联产草酸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塑胶模具的流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