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煤机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5377.8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7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涛;王兴文;李英;关永磊;胡晓广;陈钢;李永生;房国库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重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08 | 分类号: | E21C3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王晓丽 |
地址: | 456564 河南省安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煤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用于薄煤层采煤机行走部结构设计,具体为一种采煤机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采煤机是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设备,工作场合都在地下,特别是薄煤层综采设备,薄煤层采煤机的机面高度一般要求越低越好,这样采煤机输出行走部为降低高度只能采用一个行走轮结构,同时因每个工作面的地质条件,煤层要求,矿上特殊要求的不同,每个工作面的三机(采煤机,运输机,液压支架)都需要进行一次三机配套,如采煤机行走与牵引不可分离,会根据配套需要更改牵引壳体,但采煤机牵引壳体体积大,结构复杂,生产周期及成本大。如行走部与牵引部分离,可根据不同的配套要求更改行走壳体,降低了成本及生产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采煤机行走与牵引不可分离,由于矿上要求三机配套,若不复合要求,则要更改牵引壳体,工作复杂,成本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煤机行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采煤机行走装置,包括行走壳体,行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大端盖,行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行走壳体与牵引部定位止口,行走壳体内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两端由轴承固定,驱动轴上套装有导向滑靴,行走轮套装在驱动轴上并设置在导向滑靴之间。
驱动轴与行走壳体之间设置有自润滑轴承和自润滑轴承外套,自润滑轴承两侧设置有孔用挡圈。
导向滑靴的两个铰接耳外径一大一小,分别为大铰接耳和小铰接耳,行走轮设置在大铰接耳和小铰接耳之间。
行走壳体上设置有与导向滑靴大铰接耳内壁配合的凸起,凸起与驱动轴之间设置有调心轴承一。
大端盖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导向滑靴小铰接耳配合。
行走轮与驱动轴通过花键连接,行走轮与驱动轴之间设置有定位套,定位套一端位于小铰接耳与驱动轴之间,另一端位于大端盖与驱动轴之间。
大端盖和驱动轴之间设置有调心轴承二,调心轴承二由设置在大端盖上的压盖固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主要功能是为了实现减少了采煤机行走部的驱动轮结构,只有行走轮,降低了机面高度,提高了采煤机的使用范围。同时采煤机行走部与牵引部可分离设计,对不同配套时只需改动行走壳体,而不用连同牵引壳体一同改动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及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剖视图。
图3是行走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向滑靴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大端盖结构示意图。
其中,1.孔用挡圈;2.自润滑轴承;3.自润滑轴承外套;4.行走壳体;5.调心轴承一;6.导向滑靴;7.行走轮;8.大端盖;9.定位套;10.调心轴承二压盖;11.调心轴承二;12.调心轴承一压盖,14.驱动轴;15为行走壳体与大端盖定位止口;16.行走壳体与牵引部连接销孔;17.行走壳体与牵引部连接螺栓孔;18.行走壳体与导向滑靴接合凸起;19.大铰接耳;20.小铰接耳;21.为大端盖与行走壳体定位止口;22.为大端盖与导向滑靴接合轴孔;23.为行走壳体与牵引部定位止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采煤机行走装置,包括行走壳体4,行走壳体4的后端设置有大端盖8,行走壳体4的前端设置有行走壳体与牵引部定位止口23,行走壳体4内设置有驱动轴14,驱动轴14两端由轴承固定,驱动轴14上套装有导向滑靴6,行走轮7套装在驱动轴14上并设置在导向滑靴6之间。行走轮7为齿轮。行走壳体4上设置有行走壳体与牵引部连接螺栓孔17和行走壳体与牵引部连接销孔16,用于和牵引部连接,驱动轴14与行走壳体4之间设置有自润滑轴承2和自润滑轴承外套3,自润滑轴承2两侧设置有孔用挡圈1。
导向滑靴6的两个铰接耳外径一大一小,分别为大铰接耳19和小铰接耳20,行走轮7设置在大铰接耳19和小铰接耳20之间。行走壳体4上设置有与导向滑靴大铰接耳19内壁配合的凸起,凸起与驱动轴14之间设置有调心轴承一5,调心轴承一5有设置在凸起上的调心轴承一压盖12固定,凸起也就是行走壳体与导向滑靴接合凸起18。大端盖8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导向滑靴小铰接耳20配合,凹槽的两侧壁由大端盖与行走壳体定位止口21和大端盖与导向滑靴接合轴孔22构成。
行走轮7与驱动轴14通过花键连接,行走轮7与驱动轴14之间设置有定位套9,定位套9一端位于小铰接耳20与驱动轴14之间,另一端位于大端盖8与驱动轴1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重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林州重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53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