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扩散膜及其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5166.4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强;杨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1/10;F21V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扩散 及其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扩散膜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产业越发成熟以及使用者的要求,导致背光模组愈发趋向于窄边框、超薄、高亮,对背光模组背光源的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侧边亮线问题也成为背光源品质的一大问题,而背光源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优化膜材设计来改善侧边亮线问题,现下背光模组通过增大扩散膜与膜材的粘贴面积或通过三边涂油墨来防止侧边亮线,而在当前背光模组边缘越来越窄的情况下,在结构限制的情况下,无法满足扩大扩散膜与膜材之间的粘贴面积这一需求,而涂油墨因油墨颗粒状固体,有掉粉,工艺不良同时还易出现三边大小不一致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生产效率及光学品质,现将背光源扩散边缘涂布深色胶,此结构即用于改善侧边亮线问题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扩散膜及其背光模组,以添加硬化型聚氨酯系列反应型热熔胶(PUR)代替扩大扩散膜与膜材之间的粘贴面积的方法和三边涂油墨,成为解决侧边亮线的另一出路,有效的改善了背光扩散性能及四边亮线的问题,极大的提升了光学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扩散膜及其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反射膜、光学膜材、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包括本体区(1)及涂布层(2)两个部分,所述涂布层(2)为湿气硬化型聚氨酯系列反应型热熔胶(PUR),通过超细点胶技术涂布在所述扩散膜本体区(1)的两个长边及一个短边。
优选的,所述PUR为深色。
优选的,所述涂布层(2)厚度小于等于0.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扩散膜两个长边及一个短板涂布深色PUR胶层,以深色PUR胶层替代原有扩散膜材层,利用PUR吸光这一光学性能及良好的粘接性和韧性改善粘结效果,有效的解决了四周侧边的亮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扩散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案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扩散膜及其背光模组的扩散膜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一种新型扩散膜及其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反射膜、光学膜材、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包括本体区(1)及涂布层(2)两个部分,所述涂布层(2)为湿气硬化型聚氨酯系列反应型热熔胶(PUR),通过超细点胶技术涂布在所述扩散膜本体区(1)的两个长边及一个短边。
进一步的,所述PUR为深色。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层(2)厚度小于等于0.12mm。
本实用新型采用点胶技术涂布PUR深色胶,利用深色胶的吸光性能,在光线折射到边线的时候吸光,从而有效的降低侧边亮线问题;同时,PUR良好的粘结性和韧性,保证涂布层的稳固效果,从而提高了光学品质,且结构简单、实用,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及结构,但本专利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5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镀膜型包层光功率剥离器
- 下一篇:手持式气象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