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3785.1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0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有福 |
主分类号: | B60R19/20 | 分类号: | B60R1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21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后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上述车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控制、使用和维修、相关检测装置和仪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它关系着中国经济建设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工业及交通运输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并对农业现代化和国防装备现代化具有重大的影响。车辆工程从初期涉及到力学、机械设计、材料、流体力学、化工到今天拓展至与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控制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并进一步触及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广泛的领域,形成了一门涵盖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
车辆工程所使用的车辆需要有较强的防撞能力,需要在车前车后安装防撞装置,目前的防撞装置结构极其简陋,通常只安装保险杠,防撞功能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该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设计巧妙,防撞效果好,具有缓冲卸力功能,解决了现有车辆防撞装置结构简陋,防撞功能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装置包括呈“冂”字形的保护架,所述保护架的两端固定在车辆的前端或后端上,所述保护架上端具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保护架上,所述保护架下端具有底板,所述保护架内壁上固连有压板,所述顶板,底板和所述压板形成安装腔,所述防撞装置还包括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包括若干个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包括内部充满液压油的缸体,所述缸体的一端固连有穿出杆,所述穿出杆的一端固连于所述缸体,所述穿出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保护架侧部且端部固连有呈长方形的撞板,所述缸体内固连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固连有主杆,所述主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缸体,所述主杆端部穿出所述缸体固连在所述压板上。
本防撞装置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本装置安装后,当车辆发生意外情况,车的前后端受到撞击时,撞板受力,在弹簧和主杆的作用下往回压缩,在这过程中,能够将大部分撞击力转换为液压油的热能,起到很好的缓冲卸力作用,能够充分保护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顶板和底板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雨水进入破坏组件,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防撞功能设计巧妙。
上述的一种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中,所述主杆之间和所述穿出杆之间均固连有带动杆。
当碰撞部位在撞板的一端时,通过带动杆能够很好的带动全部组件一起运动,使缓冲功能充分发挥。
上述的一种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中,所述保护架两端部具有若干个螺纹孔。
通过螺钉实现保护架的固定安装。
上述的一种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中,所述底板上连通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端部具有管盖。
本防撞组件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的液压油容易泄漏,通过排油管排出即可,设计考虑周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设计巧妙,防撞效果好,具有缓冲卸力功能。
2、本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能够将大部分撞击力转换为液压油的热能,起到很好的缓冲卸力作用,能够充分保护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3、本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使用时,当碰撞部位在撞板的一端时,通过带动杆能够很好的带动全部组件一起运动,使缓冲功能充分发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中防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用于车辆前后端防撞装置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架;2、顶板;3、底板;4、压板;5、液压缸;5a、缸体;5b、穿出杆;5c、弹簧;5d、主杆;6、撞板;7、带动杆;8、排油管;9、管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有福,未经陈有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3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