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进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6527.0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4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洪;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0 | 分类号: | B60R2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进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无钥匙汽车进入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进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是一种被动系统,系统的触发主要有3种形式,一种是基站周期性轮询检测钥匙是否在车的有效范围内,该方式的缺点是比较费电,同时安全性比较差,会出现被其他未授权人抢先开门的情况;一种是微动轻触开关,必须在车门把手上安装微动开关,开门关门都需要轻按开关,该方式的缺点是体验比较差;一种是电容触摸感应,利用车门把手安装电容感应器来触发系统,该方式的缺点是会存在传感器的稳定性问题和抗干扰差。同时,这几种触发方式都不适合自动开门和关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安全的汽车进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汽车进入装置,包括:语音启动器,所述语音启动器安装在车门内;语音识别单元,所述语音识别单元安装在车门内,所述语音识别单元与所述语音启动器连接;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所述语音识别单元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与开门单元通信。
所述车身控制器通过低频天线与所述开门单元通信。
所述语音识别单元还包括一提示二极管。
所述语音启动器为震动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汽车进入装置汽车的各个车门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方便的解锁和上锁,可以用脚或手使车体产生震动,激活无钥匙进入系统,无需手接触门把手等特定位置。上锁快,直接说出上锁语音命令就可以锁上车门。可以语音控制不同车门的打开,防止未授权人员抢先进入车内或者打开行李箱。安全性高,与自动车门系统结合,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自动打开车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进入装置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车进入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进入装置,当人轻触车门或者车体的任何位置,车体会产生轻微震动,震动传感器检测到震动信号后,激发语音识别单元工作,同时语音识别系统有红色发光二极管发光提示工作,然后判断车主的语音命令,当车主说出开门命令,语音识别单元接收语音信号判断,如果语音信号的辨识符合预置,车身控制器驱动低频天线开始工作,开门单元接受低频信号,返回位置和认证信息给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车门锁自动解锁;如果语音信号辨识不符合预置,语音识别单元将不会发送命令给车身控制器,所以无钥匙系统不会启动认证,当语音识别单元超过设置次数的识别以后,语音识别单元将自动关闭,直到震动信号再次触发系统。
震动触发后,当语音识别单元超过设置时间的等待时间后,语音系统将自动关闭。
语音识别单元只会接受预置人声的命令,不会接受未预置人声的命令,使误操作的可能性降低。
本实用新型汽车进入装置同时可以定义车门识别,将车门定义为“1号车门”、“2号车门”等,语音控制不同车门的自动解锁。
本实用新型汽车进入装置通过语音命令进行上锁控制。当离开车舱后,合上车门,语音识别单元启动,接受语音命令,当符合预置命令,车身控制器驱动低频天线开始工作,开门单元接受低频信号,返回位置和认证信息给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车门锁自动上锁;如果语音信号不符合预置,语音识别单元将不会发送命令给车身控制器,所以无钥匙系统不会启动认证,当语音识别单元超过设置次数的识别以后,语音识别单元将自动关闭,直到震动信号再次触发系统。
本实用新型汽车进入装置可以和自动车门进行结合,从而实现车门的自动开启和关闭。
语音控制和自动车门的结合可以实现紧急开门,在危急时刻实现紧急开门动作。
本实用新型汽车进入装置汽车的各个车门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方便的解锁和上锁,可以用脚或手使车体产生震动,激活无钥匙进入系统,无需手接触门把手等特定位置。上锁快,直接说出上锁语音命令就可以锁上车门。可以语音控制不同车门的打开,防止未授权人员抢先进入车内或者打开行李箱。安全性高,与自动车门系统结合,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自动打开车门。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6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雨刷胶条结构
- 下一篇:车厢后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