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冷器进气室结构及其中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2783.2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3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东京散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熊万里 |
地址: | 40132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冷器进气室 结构 其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冷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冷器进气室结构及其中冷器。
背景技术
对于增压发动机而言,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中冷器通常与散热器串联固定安装在增压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之间,靠吸风风扇和汽车行驶的通风面进行冷却,起到降低发动机进气温度的作用。
中冷器主要由一个散热芯子(散热芯子由主片、散热管、散热带等构成)和两个气室组成。气室的作用是,为了使来自增压器的压缩空气在进入中冷器芯子时有缓冲和蓄压的空间,且在流出芯子后能提高空气流速。传统的中冷器,在工作状态时,中冷器的压力呈层状分布,进气室的压力由上到下逐渐增高,即中冷器下端压力偏高,易出现应力集中而致产品散热性能降低甚至失效。同时,传统的气室结构,多存在直角或者尖锐的拐角,直角拐角的存在会使其局部产生较大的气流阻力,造成应力集中,影响中冷器散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冷器进气室结构,以提高气室内部气流均匀性,避免应力集中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冷器进气室结构,所述气室本体包括沿气流流向依次连接的进气管口段、内腔逐渐变大的扩张段和出气扩口段,所述出气扩口段的内壁上安装有导流板,导流板呈弧形结构,并向扩张段内延伸。
出气扩口位于进气管口侧面,从进气管口至出气扩口,气室本体逐渐增大,设置导流板,可有效的使热气流分布更加均匀,引导进口流经气室的热气流均匀的分布于流道之中。避免气流流速不均造成应力集中的情况出现。
作为优选:所述扩张段成扁形结构,所述出气扩口段呈长方形结构,其出气扩口包括对应于扩张段的第一出气口和远离扩张段的第二出气口,所述导流板安装在第一出气口处。导流板位于与扩张段大致正对的位置,当气流进来时,避免气流全部直接压向芯体,通过导流板阻挡和分流至第二出气口等其他区域,避免气流过于集中,使气流更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第一端安装在出气扩口段中部内壁上,第二端翻转并延伸至扩张段。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第一端两边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与出气扩口段的内壁固定,所述导流板第二端一边通过支耳与出气扩口段内壁固定,另一边延伸至与扩张段的内壁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耳板和支耳与气室本体内壁铆接或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扩张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台阶,所述导流板的第二端延伸部上设置有与定位台阶对应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与定位台阶抵接。通过定位台阶,当安装导流板时可以通过定位凸块与定位台阶的配合进行定位,方便安装。安装完成后,定位台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在气流进入过程中,避免导流板松动。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台阶具有相互垂直的两个定位面。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与气室本体内壁具有间隙,导流板上还开设有分流槽孔。分流槽孔可以让气流分散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气室本体内壁转角处均圆滑过渡。
进气道拐角处圆滑过渡,使气流在进气室内不易出现较大的扰动,这样的设计可有效的保证热气流流速均匀性,且在气室流道中的通畅性。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中冷器,包括所述的中冷器进气室结构,还包括芯体和出气室,所述出气室内壁转角处圆滑过渡。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导流板,可有效的使热气流分布更加均匀,避免气流流速不均应力集中的情况出现,导流板与气室本体内壁通过定位台阶和定位凸台定位,并铆接或焊接,安装十分方便;进气道拐角处圆滑过渡,是气流在进气室内不易出现较大的扰动,这样的设计可有效的保证热气流流速均匀性,且在气室流道中的通畅性,提高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气室的主视图;
图3为进气室的仰视图;
图4为进气室的侧视图;
图5为图3中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3中的B-B向阶梯剖视图;
图7为图3中的C-C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中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进气管口段
2扩张段
21定位台阶
3出气扩口段
31第一出气口
32第二出气口
4导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东京散热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东京散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2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压器压气机进气流量的调节装置
- 下一篇:内部扰流式中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