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地热相变蓄能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2326.5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8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曹力锋;王洪涛;秦志刚;王会珍;曹力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沃德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3/08 | 分类号: | F24J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项丽丽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地热 相变 蓄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能换热装置,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新型地热相变蓄能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由于传统矿物能源使用会带来资源枯竭问题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人们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开始关注可再生且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但是,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受气候等外界环境制约,不能稳定生产。尤其是资源丰富的水电资源,不仅受降雨量变化影响,而且还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各国科学家们都在不断探索,努力寻找各种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又对环境破坏和污染很小的新能源。发达国家试验研究表明,利用资源极为丰富的地热,几乎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几乎不对人类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而且地热这种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被证明是对人类十分友好的未来洁净新能源。
我国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分布广泛,且多为中低温、高温地热资源仅分布在藏南、滇西和川西地区。目前地热能主要是通过人工抽水的方式加以利用,而且在利用的整个过程中处于开式循环系统,此种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的。每次提取地热资源时,都需要从地下抽取大量地热水,提取热量后将尾水排放。因此,对地热资源条件要求较高,不但要求地热有较高的热源还应当有充足的水源补给供应,而国内大部分地区为中低温地热,此种方式不利于地热的有序、循环利用。由于地热取能面临众多技术难题且消耗水量巨大,使得地热能的发展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提取地层中蕴含的热量,用于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供能需求的新型地热相变蓄能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地热相变蓄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深入至地下的集热孔,设置在集热孔内部的地热取能装置以及设置在集热孔开口处的地热能导出装置,所述的地热取能装置内部设置有介质导流装置,所述的集热孔与地热取能装置之间设置有地热蓄热层以及封闭阻断层。
上述新型地热相变蓄能换热装置,所述的集热孔为底部呈锥形的圆柱状结构。
上述新型地热相变蓄能换热装置,所述的地热取能装置包括相变蓄能装置、介质输送装置,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设置在相变蓄能装置上部。
上述新型地热相变蓄能换热装置,所述的地热蓄热层设置在封闭阻断层下部。
上述新型地热相变蓄能换热装置,所述的地热蓄热层设置在集热孔与相变蓄能装置之间。
上述新型地热相变蓄能换热装置,所述的封闭阻断层设置在集热孔与介质输送装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地热相变蓄能换热装置通过在地热资源分布区域内开凿少量的集热孔,在集热孔内预先埋设集热散能装置,利用超导换热技术,集热装置可以快速的将地下蕴含的大量热量传导到地面,满足人们对大量热能的需求的,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大量减少能耗,不需要开采地下水,实现地热能的集约化应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地能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地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部放大图。
图中:1-集热孔,2-地热蓄热层,3-封闭阻断层,4-介质输送装置,5-地热能导出装置,6-介质导流装置,7-相变蓄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新型地热相变蓄能换热装置,包括深入至地下的集热孔1,设置在集热孔1内部的地热取能装置以及设置在集热孔1开口处的地热能导出装置5,所述的地热取能装置内部设置有介质导流装置6,所述的集热孔1与地热取能装置之间设置有地热蓄热层2以及封闭阻断层3,利用超导换热原理,在地热资源分布区域内开凿适当口径的地热集热孔1,在集热孔1内部预先设置地热取能装置,利用热管原理,由地热取能装置将地热蕴含的高温热能急速传导给介质导流装置6内部的介质,吸收热量后的介质到达集热孔1开口处的地热能导出装置5,在上述集热孔1和地热取能装置之间设置地热蓄热层2以及封闭隔热层3,用于加快传热和减少热量传导过程中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沃德空调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沃德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2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竹山楂苹果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鱼味粉状复合调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