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可变进气歧管的防止轴向窜动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0192.3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史菁菁;李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18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可变 歧管 防止 轴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气歧管改进,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可变进气歧管的防止轴向 窜动的结构构。
背景技术
进气歧管是发动机重要零部件,通过改变歧管的形式以及集成各种功能部件, 可以提高发动机性能以及改善尾气排放。目前各汽车生产厂家结合其汽车发动机的 规格,要求与之匹配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进气歧管(如可改变气道长度、可改变气道 截面、可改变稳压腔体积等),以实现不同转速下相对应的扭矩和功率,并降低节 省油耗改善排放。其中可变气道长度进气歧管是目前公认的提高发动机性能主要手 段之一。
现可变气道长度进气歧管有两种普遍的切换方式,用真空执行器带动切换和用 电动执行器带动切换,从功能和成本的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大多采用真空执行器切 换系统。真空执行器切换系统在发动机工作的所有工况中可随时随地切换,但由于 发动机工作的工况和整车本身的振动等因素,会影响发动机周围零部件性能,特别 地会在切换系统轴向上受到较大的振动加速度带动切换系统在轴向会有窜动现象。 一般地,真空执行器切换系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后,窜动现象会明显加重, 可能会发生以下几种失效情况:
1.发动机的强烈振动而造成真空执行器切换系统在轴向有窜动现象,与固定 零件有摩擦破损现象,使整个结构强度降低损坏。
2.发动机的强烈振动而造成真空执行器切换系统在轴向有窜动现象,使切换 系统在装配总成内间隙变大,会存在明显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可 变进气歧管的防止轴向窜动的结构,可减少由于发动机的强烈振动而造成真空执行 器切换系统在轴向窜动现象、减轻异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可变进气歧管的防止轴向窜动的结构,包括:旋转阀,歧管壳体,第 一螺帽,第二螺帽和金属螺纹固定栓和歧管壳体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螺纹固 定栓通过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被固定于歧管壳体孔两侧。
所述第二螺帽为密封圈集成支撑螺帽。
所述密封圈集成支撑螺帽在所述歧管壳体内侧密封所述歧管壳体孔。
所述密封圈集成支撑螺帽通过内螺纹与所述金属螺纹固定栓外螺纹相配合固 定于设定位置。
所述金属螺纹固定栓与旋转阀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金属螺纹固定栓在与所述旋转阀一体注塑成型部位的一端呈T型,另一 端为外螺纹结构。
所述金属螺纹固定栓与所述旋转阀一体注塑成型部位的形状为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金属螺纹固定栓在与所述旋转阀一体注塑成型部 位的一端呈T型,另一端为外螺纹结构。为加强金属螺纹固定栓与旋转阀一体注 塑成型部位的牢固程度,在金属螺纹固定栓与旋转阀一体注塑成型部位金属螺纹固 定栓可构造为圆形或者其他形状。
将带有密封圈集成支撑螺帽与金属螺纹固定栓固定配合的旋转阀装入发动机 歧管壳体,金属螺纹固定栓螺纹一端穿过歧管壳体小孔,所述密封圈集成支撑螺帽 直径大于所述歧管壳体小孔的直径,并固定所述金属螺纹固定栓于小孔一侧,同时 密封所述歧管壳体小孔,密封圈集成支撑螺帽的密封装置可降低金属螺纹固定栓由 于发动机震动对歧管壳体的冲击。
所述旋转阀是注塑件,采用金属模内嵌件方式使金属螺纹固定栓和旋转阀牢固 地结合在一起,增加了它们之间的连接强度,金属螺纹固定栓穿过歧管壳体的孔位, 并从歧管内部和外部分别通过密封圈集成支撑螺帽和螺帽安装拧紧在歧管壳体壁 厚两侧,将旋转阀在轴向上固定。旋转阀在发动机的剧烈振动的情况下,旋转阀受 到的轴向振动加速度和力转移到安装在壳体两侧的密封圈集成支撑螺帽和普通螺 帽,密封圈集成支撑螺帽和普通螺帽的接触阻止了整个旋转阀在轴向上的窜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旋转阀,2为歧管壳体,3为第一螺帽,4为密封圈集成支撑螺帽,5 为金属螺纹固定栓,6为歧管壳体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可变进气歧管的防止轴向窜动的结构设计,包括: 旋转阀1,歧管壳体2,第一螺帽3,密封圈集成支撑螺帽4和金属螺纹固定栓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01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