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防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3664.2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1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云;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先昌电能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06 | 分类号: | B60R22/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肖兴江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防护栏。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客车的安全性,司机与前排乘客之间设置有安全客车防护栏,该 客车防护栏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前排座位的乘客具有缓冲阻挡的作用, 另一是在汽车遇到紧急状况时对司机的后部具有支撑保护作用。此外在客车的 上车门和下车门旁边也设置有防护栏,该防护栏也设置在前排乘客的座位前面, 其作用不仅仅是保护乘客的作用,还大大保证了乘客上下车的安全。但是目前 的汽车防护栏材质较硬,使得乘客的身体与其触碰后不舒服,而且其抗压力和 防撞效果较差,比较容易损坏,反而无法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抗压力强,防撞 效果好的汽车防护栏。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防护栏,包括防护栏本体,所述防护栏本体上端开设有上凹形槽,下 端设有下凹形槽,上凹形槽内设有连接在上凹形槽两端的横杆,横杆与上凹形 槽底面之间形成扶手空间,该横杆与防护栏本体一体成型;下凹形槽的两侧设 有连接在防护栏本体上的固定脚,所述防护栏本体的前后两面的中部设有相对 称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缓冲层;防护栏本体上设有位于安装槽两侧的条 形孔。
采用了上述的方案,防护栏通过固定脚安装在汽车上,结构牢固;防护栏 上端的横杆用于乘客抓扶用的,能够保证乘客的乘车安全,另外防护栏两侧的 条形孔也可以给乘客提供抓取空间,这样无论乘客是上车、下车还是站立在汽 车内,都可以保证其人身安全,防止乘客意外摔倒;防护栏的前后两面上设置 的缓冲层,能够起到很好的吸能作用和保护乘客的安全,而且抗压能力强,不 容易损坏,通常汽车在急刹车时,乘客会因为惯性向前冲,这里通过缓冲层来 保护乘客,避免了以前的刚性触碰而造成乘客身体疼痛,甚至发生更严重的损 伤。
所述缓冲层由PE外层和填充在PE外层内的PU发泡体内层构成,PE外层与 防护栏本体密封连接,优点是吸能效果明显,避免乘客与防护栏刚性碰撞,大 大减少乘客的损伤,提高乘客的人身安全。
所述缓冲层由多个凸起构成,优点是具有较大的缓冲空间,缓冲效果好。
所述固定脚为L型结构,固定脚的一端与防护栏本体连接,另一端设有安 装孔,所述固定脚与防护栏本体一体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附图中,1为防护栏本体,2上凹形槽,3为下凹形槽,4为横杆,5为安装 槽,6为条形孔,7为固定脚,8为缓冲层,71为安装孔,81为PE外层,82为 PU发泡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汽车防护栏,包括防护栏本体1,所述防护栏本体1上端开 设有上凹形槽2,下端设有下凹形槽3,上凹形槽2内设有连接在上凹形槽2两 端的横杆4,横杆4与上凹形槽2底面之间形成扶手空间,该横杆4与防护栏本 体1一体成型;下凹形槽3的两侧设有连接在防护栏本体1上的固定脚7,所述 防护栏本体2的前后两面的中部设有相对称的安装槽5,安装槽5内设置有缓冲 层8;防护栏本体2上设有位于安装槽5两侧的条形孔6。
所述缓冲层8由PE外层81和填充在PE外层81内的PU发泡体内层82构 成,PE外层与防护栏本体密封连接,优点是吸能效果明显,避免乘客与防护栏 刚性碰撞,大大减少乘客的损伤,提高乘客的人身安全。
所述缓冲层8由多个凸起构成,优点是具有较大的缓冲空间,缓冲效果好。
所述固定脚7为L型结构,固定脚的一端与防护栏本体连接,另一端设有 安装孔71,所述固定脚与防护栏本体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先昌电能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先昌电能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3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带导向环组件
- 下一篇:一种随车用工具放置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