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码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36849.0 | 申请日: | 2015-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7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卢田田;韩振宇;孙后青;赵北明;姬育龄;范佳;胡松;梅嵩;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B65G5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罗晓鹏;邱江霞 |
| 地址: | 2017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码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中,尤其是在条形工件的加工生产中,需要对成型的工件 进行码放,而现有技术都是采用人工码料,一方面人工不稳定因素多,易磕碰,码料效率低, 人力成本高;另一方面,如果供料速度较快时,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容易造成人工码料与 生产频率不匹配,出现人工断停,甚至可能会产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人工码料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 自动码料且码料效率高的自动码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码料装置,其包括
一支撑机构;
一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上面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一第一工作面;
一安装于所述第一工作面上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用于将待码放的工 件沿着所述第一工作面推送至码放位置的第一往复元件。
所述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机械传动机构或者气动机构优选气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具有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第一导向气缸,所述第一气 缸活塞杆为所述第一往复元件且前端固设有横向的长条形推板。所长条形推板可对所述工 件起到矫正导向作用,尤其是对长条形的工件效果较佳。
为适用于生产线连续生产时自动码料,所述工作台还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面 上方的且与所述第一工作面平行的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二工作面前沿位于所述第一往复元 件起始位置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面上的第二往复元件。所述 第二工作面用于承接生产线传送过来的待码放的所述工件,第二往复元件可将所述工件沿 着所述第二工作面向前推送至所述第一工作面上,所述第二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往复元件起 到预先导向和缓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面上的第 二导向气缸,所述第二导向气缸具有一第二气缸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为所述第二 往复元件且前端固设有长条形推板。
所述第一导向气缸和所述第二导向气缸上下平行并可通过一卡槽连接在一起,所 述第一导向气缸位于所述卡槽前端下面,所述第二导向气缸位于所述卡槽后端上面。所述 第一导向气缸和所述第二导向气缸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 面上,装拆方便,可降低安装更换的调试的难度和时间。
所述工作台一侧设有挡板,另一侧为来料一侧;所述工作台的来料一侧边缘处设 有用于传递信号给所述驱动机构的传感器。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下支架和通过两剪刀式顶杆安装在 下支架上面的上支架;所述工作台安装在所述上支架上面。所述剪刀式顶杆可上下伸缩,进 而撑起上支架及调整所述工作台的高度。
所述下支架和所述上支架之间还连接有导杆;所述两剪刀式顶杆连接所述下支架 和所述上支架的后端两侧;所述导杆顶端栓接于所述上支架上前端中间位置,所述导杆下 端穿设于所述下支架中间位置。所述两剪刀式顶杆可分别撑起所述上支架两侧且高度可灵 活调整,当所述上支架两侧高度不一时,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呈倾斜状,便于 所述工件滑至所述第二工作面上的所述第二往复元件的起始位置;所述导杆对所述上支架 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避免上支架摆动。
所述底座底部近四角处设有脚轮;所述底座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两卡口,所述卡 口配设有可固定于地面的水平支撑。所述脚轮的设置可使所述自动码料装置灵活移动;所 述水平支撑可固设于工作位置的地面上,然后可将所述自动码料装置推至工作位置并将所 述水平支撑卡入所述卡口并锁紧。所述自动码料装置体积重量小,安装位置可灵活调整,对 车间的布局影响小。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码料装置可设置一主控柜作为供电机构,所述主控柜设有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和电源的供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
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码放装置可代替人工进行自动码料,减少人工提高效 率,降低生产成本。
2、可用于供料速度较快的生产线,可有效避免人工码料与生产频率不匹配而导致 的人工断停的现象,同时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6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个方向可卡紧产品的载具模组
- 下一篇:直角转弯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