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容型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6632.X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6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君君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 发光二极管 驱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驱动电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电输入且兼容传统荧 光灯管镇流器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发光二极管光源技术的发展稳定和成熟,普通发光二极管光源已经在 亮度和寿命以及环保上超过普通的传统的荧光灯,由于发光二极管光源对比传统的荧光灯 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其代替传统的荧光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源则 提供稳定的电流供发光二极管发光使用的核心部件,在不同的市电电压网络中具有极好的 适应性和稳定性,因此使用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源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代替传统光源成为热 潮。
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使用带有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源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替换传统 光源,但是传统的荧光灯具都带有镇流器,且固定在灯具支架内部,其输出高压高频率的信 号驱动其发光,而普通发光二极管自镇流光源接入高压高频率信号会造成灯具或者传统镇 流器烧毁,所以不可以直接替换上去,如果替换就需要对原来的电路进行改造以接入新的 发光二极管光源,而改造成本又相当高,原来的镇流设备也无法利用被废弃,因此发光二极 管光源代替传统光源受到极大的限制。
为此,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对发光二极管光源的驱动电路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比如 电容降功率法,双桥堆工艺等。
电容降功率法是利用电容的容抗做功但不产生功率达到降功率的目的,但是电容 接入电路中就一直有LC谐振产生,功率随着时间越来越大以至烧损电路,使用双桥可以屏 蔽传统镇流器的启动电容从而消除点火高压的产生,但大部分传统镇流器需要启动电容才 能正常点火,启动电容的屏蔽掉造成电路不能正常点火,因此也无法使用,而四线接入对产 品生产过程也变的非常复杂,为此只有少部分电源才能能兼容市面上的部分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兼容型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兼容型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源,其包括其包括变压器T1,电容X1,由4只超快恢 复二极管BD1、BD2、BD3、B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以及超快恢复二极管D1、D2,MOS管Q1,电 感L1和PWM脉宽控制信号输入电路IC;所述变压器T1初级、电容X1串接后接市电或者荧光灯 镇流器输出端,所述4只超快恢复二极管BD1、BD2、BD3、B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并联 在电容X1两端,所述超快恢复二极管D2和开关MOS管Q1串接后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端 并接,所述电感L1与外接发光二极管串联然后并接在所述超快恢复二极管D2两端,所述超 快恢复二极管D1阴极连接在开关MOS管Q1的控制极门极,同时连接PWM脉宽控制信号输入电 路IC的PWM信号输出端;变压器T1次级则通过超快恢复二极管D1给开关MOS管Q1的控制极门 极供电,依据开关MOS管Q1所连接的位置,共阳电路按照正方向接线,共阴电路则按照反向 接线。
优选的,变压器T1为高频变压器,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调节变压器主绕 组线圈匝数以及感量的大小可改变电路的电流大小。
优选的,电容X1与变压器构成谐振回路,用于快速启动电路。
优选的,由4只超快恢复二极管BD1、BD2、BD3、B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可以将交 流信号转变为直流信号输出给负载电路。
优选的,变压器T1次级、高速开关MOS管Q1、超快恢复二极管D1、组成频率电子开关 电路,开关分别在100HZ以下和1KHz以上进行通断选择,用来区分市电输入还是电子镇流器 输入。
优选的,PWM脉宽控制信号输入电路IC,该PWM信号发生器无任何特殊要求可以与 任意市电恒流控制芯片相匹配,且为市场上任意的电源PWM芯片信号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源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可以接全球通用市电电 压输入,兼容全部电感镇流器,也可以兼容大部分电子镇流器而无需改造原有线路,原先的 镇流器可以继续使用,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市电输入接二根电源线,欧规电子、电感镇流器输出接四根 电源线和北美电子镇流器输出接二根电源线的统一问题,一律采用二根电源线接入线,生 产只焊二根电源线,生产工艺和材料成本都将大大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君君,未经李君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66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配电网三相负载不平衡自动均衡调节的方法
- 下一篇:光伏电站等效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