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整形压料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6247.5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7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陆滕君;黄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形 压料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侧整形压料芯机构。
背景技术
在冲压模具制造行业中,一般的冲压件都要经过,拉延/修边+冲孔/整形(或翻边)等工序才能得到合格的产品。对于稍微复杂一些的钣金件,拉延仅能得到冲压件大概的轮廓,经过修边冲孔,再配合整形、翻边等工序才能得到最终零件。整形翻边等工艺可以降低拉延深度,简化拉延模面的形状,提高成形性,也就是提高了模具制造的可实现性及易操作性。整形模具在整个模具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整形分为正整形和侧整形。正整形刀块做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适用于回弹量不大的,型面变动较小的零件。侧整形是通过斜楔机构,使刀块垂直作用于待整形面,这样整形力较大,效果明显,不易回弹,适用于整形后型面变化较大的零件。
现有的侧整模具都是采用压料芯压料,整形刀块直接整形的方案。压料芯随上模座上下运动,压住板件不需整形的部分,压料芯与上模座连接并设有氮气弹簧,整形刀块与上模座固定,随着上模的向下运动,压料芯与板料接触,氮气弹簧逐渐被压缩,模具运行到下死点时,氮气弹簧压缩量达到最大,固定在上模座上的整形刀接触到零件并墩死,完成整形工作。
这种压料方式只是压住中间不需要整形的部分,而周边需要整形的部分在模具到下死点前,只是放置于下模上,上方无任何约束,当整形刀块接触后直接整形为想要的形状。这样,在整形过程中对整形部分的材料运动情况无法控制,因为板件接触到整形刀块的先后顺序是不同步的,此过程中先接触到整形刀块的部分可能被整形刀块的尖点压制,而导致其他部分翘曲变形,当整形模具完全闭合时,待整形部分才与整形刀块完全接触,并随上模座向下运行到下死点,整形结束,此过程不能很好的控制材运动方向,对整形中新产生的翘曲与不能完全纠正,得到冲压件的质量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整形压料芯机构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解决整形过程中冲压件边缘翘起,材料运动无法控制的问题,能保正整形过程中板件平稳、可控性的运动,防止整形过程中的再次变形,降低回弹,提高了生产稳定性,保证了冲压件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侧整形压料芯机构,包括有压料芯、侧压料芯、上模整形刀块、下模整形刀块及下模修边刀块;
所述压料芯及所述侧压料芯均安装于上模座上;所述上模整形刀块设置于所述压料芯与所述侧压料芯之间且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上;
所述下模修边刀块及所述下模整形刀块均固定于下模座上;
所述上模整形刀块与所述下模整形刀块相对应。
所述侧压料芯包括有左侧压料芯和右侧压料芯;所述左侧压料芯与所述右侧压料芯分设于所述压料芯的两侧;所述左侧压料芯、所述压料芯及所述右侧压料芯安装于上模座上。
所述上模整形刀块包括左上模整形刀块和右上模整形刀块;所述左上模整形刀块设置于所述左侧压料芯与所述压料芯之间;所述左上模整形刀块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上;
所述右上模整形刀块设置于所述压料芯与所述右侧压料芯之间;所述右上模整形刀块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上。
所述下模整形刀块包括左下模整形刀块和右下模整形刀块;所述左下模整形刀块与所述右下模整形刀块分设于所述下模修边刀块的左右两侧且均固定于所述下模座上;
所述左下模整形刀块与所述左上模整形刀块相对应;所述右下模整形刀块与所述右上模整形刀块相对应。
在所述压料芯与所述上模座之间,以及所述侧压料芯与所述上模座之间均设置有氮气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料芯的两侧设置侧压料芯,有效解决了板件在整形过程中待整形部分变形的问题,同时侧压料芯能起到类似拉延工艺压边圈的压料作用,保证待整形部分材料平稳流动,得到质量合格的冲压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料芯及侧压料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料芯及侧压料仰视图;
图3为下模整形刀块和修边刀块正视图;
图4为下模整形刀块和修边刀块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料芯,2左侧压料芯,3右侧压料芯,4下模修边刀块,5左下模整形刀块,6右下模整形刀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6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成离子液体结晶体系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导板式落料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