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控制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6643.X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8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苏向前;王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25/25 | 分类号: | B60R25/25;G07C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控制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控制开关,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车门 开关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结构中,开启车门大多通过钥匙与扣动车把配合实现车门开启,但 在车门的开关过程中,单凭人扣动门把手是无法真正实现车门的开关的,它还 需要人施加外力才能真正的开启或关闭车门。此过程的缺点在于开动车门是费 劲和繁琐。往往需要合适的力量才能开好车门,如果控制不好则需要多尝试几 次才能实现车门和车窗的开关。其次,从控制车门把手的布局来看,两个操控 部位还是占据了车门上较大的空间的,影响车内整体环境的优化设计。
因此在现有车门控制开关上,如何进一步简化车门开启方式、同时能达到自 动化、智能化的控制结构等是目前车门控制开关结构中研发人员的重要课题之 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控制开关,其主要解决 现有费劲、繁琐、操作不便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门控制开关,该车门控制开关为触摸式指纹识别开关,该车门控制 开关至少设置在驾驶舱位置车门把手上,该控制开关包括触摸屏,及安装于触 摸屏下方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嵌入开设在对应车门把手上的安装孔 内并与人体大拇指相适配,且触摸屏位于安装孔且其表面高于安装孔开口面设 置,所述触摸屏与安装孔之间通过密封组件配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触摸屏为能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摸感应控制屏幕。
进一步,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平垫圈、橡胶O型圈、第二平垫圈,所述 第一平垫圈位于安装孔内壁上凹槽内,而第二平垫圈设置在触摸屏周侧,所述 橡胶O型圈位于第一平垫圈与第二平垫圈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平垫圈与第二平垫圈朝向橡胶O型圈的侧面开设有与橡 胶O型圈相适配的定位凹槽,从而使得橡胶O型圈定位并增加与橡胶O型圈的 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车门把手上设置有能控制车门的开关结构,该开关结构为触 摸控制屏幕,且该控制屏幕能通过指纹识别进行对车门开关的控制,提高车辆 安全性,同时利用设置在车门把手安装孔与触摸屏之间的密封组件,增加触摸 屏的防水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示,一种车门控制开关,该车门控制开 关为触摸式指纹识别开关B,该车门控制开关至少设置在驾驶舱位置车门把手A 上,该控制开关包括触摸屏1,及安装于触摸屏1下方的控制电路板2。
如图2所示,前述控制电路板2嵌入开设在对应车门把手上的安装孔3内 并与人体大拇指相适配,且触摸屏1位于安装孔且其表面高于安装孔3开口面 设置,所述触摸屏1为能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摸感应控制屏幕;具体的说, 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LCD处理器及ARM处理器,所述触摸屏为LCD屏幕,所述 车门开关控制模块通过主机单元实现对控制电路板进行控制,而主机电源与控 制电路板通过车体开关控制模块进行供电,从而实现控制。
结合图3所示,作为本新型结构的拓展,所述主机单元在连接车体开关控 制模块的基础上还并联车窗开关控制模块,从而在LCD触摸屏上增加车窗控制 按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6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暖计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分流马达同步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