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串行数据传输的背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8801.7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7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秀芝;苏位峰;卫三民;殷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西电华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宏德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串行 数据传输 背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串行数 据传输的背板。
背景技术
随着高压变频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对并网要求的提高,电力电子设备的控 制策略和功率器件的控制方式越来越复杂,其对控制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实现数据共享,各个不同板卡的处理器需要对不同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将 计算后的结果在板卡间进行实时信息交换。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应用到嵌入式系统中的传统总线主要有VME、 PCI、CPCI、PCI-X等,这些总线类型大多都属于并行总线,但并行通信技 术达到一定频率后,并行传输的数据开始失真。而串行总线一般采用差分信 号,其功耗小、信号串扰小,可以大幅提高通信的频率,串行总线技术正在 取代传统的并行总线成为高速接口的主流技术。在现有的串行技术中, RapidIO和PCI-E标准最具有竞争性,是一种高性能低引脚数量基于包交换 的系统级互连架构,是一个为满足当前及未来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的需求而开 发的标准。但是由于RapidIO内核的FPGA型号较少,成本较高,在变流 器控制领域很少采用RapidIO做背板总线,通常用在通信行业;而PCI-E 可扩展板卡数固定,不能多主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张能力强,成本低 的基于串行数据传输的背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串行数据传输的背板,包括串行背板总线、CPU板和多个电 路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总线控制器和总线开关;所述CPU板和电路板分别 通过串行背板总线连接背板,CPU板用于处理多个电路板之间信号;每一 个电路板上安装有总线驱动器和总线接口芯片;所述总线开关根据总线控制 器的指令选择电路板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
优选的,至少包括一个CPU板。
优选的,总线开关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
优选的,电路板为采样板、通讯板、IO板、存储板或光纤板。
优选的,CPU板采用DSP或ARM芯片。
优选的,总线控制器包括编码器、解码器、发送数据缓冲器、接收数据 缓冲器和主控制单元;所述解码器的输入端通过串行背板总线连接至CPU 板,输出端连接至接收数据缓冲器输入端;所述接收数据缓冲器的输出端连 接至主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主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解码器控制端;所述 发送数据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编码器的输入端,编码器的输出端通过串行 背板总线连接至总线开关,编码器的控制端连接至主控制单元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串行数据传输的背板,通过将总线控制器和 总线开关设置于背板上,每一电路板上各安装有一个总线驱动器和一个总线 接口芯片,并采用串行数据进行数据传输;从而解决了在多个电路板之间的 串行数据传输,通过总线开关实现各电路板间数据信息交换,不仅扩展能力 强,而且成本低。
进一步的,通过CPU板采用的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置,能够对其数据 处理实现灵活配置,适应性强,更好的配合其扩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的串行背板总线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各电路板之间数据传输的环形拓扑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各电路板之间数据传输的网状拓扑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 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具体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西电华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西电华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8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