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机保护器增设重合闸后加速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6031.2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5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希银;陈二华;孙自乔;成奕佳;邱力博;孙宾;李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2 | 分类号: | H02H7/22;H02H3/24;H02H3/08;H02H3/06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王远同;朱智华 |
地址: | 6503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机 保护 增设 合闸 加速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配电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靠高、易维护的微机 保护器增设重合闸后加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供电线路的安全、可靠牵动着日常生产和生活,为了提高架空线输电和架空线供 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均采取了自动重合闸装置。架空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种 情况,重合闸或手动合闸合于故障上,按照电力规程规定这种情况下后加速应该立即动作, 迅速切除断路器,以免扩大事故范围,造成设备损坏。但是,对于诸如变电站投产较早的自 动重合闸装置(如图1),一般站内所有继电保护装置均使用传统电磁式继电器,存在继电器 性能老化(可能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备品件采购困难(部分继电器已无厂家生产)、检修 维护及保护调试工作量大等困难,严重影响了供配电的可靠性和维护成本。而现有新建变 电站的自动重合闸装置也有采用微机保护器来替代传统的继电器,但自带后加速保护的微 机保护器成本高,难以广泛推广使用;而成本较低的微机保护器如SEL系列的SEL-351保护 器却不具备后加速保护功能,如果没有后加速保护功能,当线路重合闸于永久性故障状态 下时,断路器不能及时断开,那么故障将会影响到整个供电系统或造成上一级跳闸将事故 扩大化,严重威胁供电系统安全供电,因此还是需要繁琐的中间环节和传统电磁式继电器 来实现后加速保护功能,相较传统电磁式继电器装置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能提升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高、易维护的微机保护器增设重 合闸后加速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微机保护器,所述微机保护器的重合闸投 退输入端口一端通过转换开关第一和第三触点与正控制母线电路连接且另一端与负控制 母线电路连接形成重合闸投退模块,所述微机保护器的重合闸闭锁输入端口一端与正控制 母线电路连接且另一端通过控制开关第二和第四触点与负控制母线电路连接形成重合闸 闭锁模块,所述微机保护器的断路器状态输入端口一端通过动合触点与正控制母线电路连 接且另一端与负控制母线电路连接形成断路器状态模块,所述微机保护器的重合闸出口输 出端口一端与正控制母线电路连接且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三信号继电器、保护切片与防跳控 制回路电路连接形成重合闸出口模块,所述微机保护器的低电压、过电流输出端口一端与 正控制母线电路连接且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一信号继电器、第一压板与跳闸控制回路电路连 接形成电压速断模块,所述微机保护器的过电流输出端口一端与正控制母线电路连接且另 一端依次通过第二信号继电器、第二压板与跳闸控制回路电路连接形成过电流模块,所述 微机保护器的后加速输出端口一端与正控制母线电路连接且另一端依次通过第四信号继 电器、第三压板与跳闸控制回路电路连接形成后加速保护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其优点在于:
1、将重合闸继电器、后加速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等电磁继电器统一整 合于一台微机保护器中,从而减少继电器配置的数量,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2、低成本的微机保护器降低整个装置的成本;
3、针对低成本微机保护器不具备重合闸后加速保护功能,但具有逻辑编程功能, 通过配制微机保护器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与现有技术中相结合,将原后加速保护配置中各 元件动作的配合状态及条件写成逻辑编入出口方程中,让微机保护器实现了重合闸后加速 保护功能,从而提高装置的灵敏性和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磁式继电器重合闸保护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 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6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