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卷绕式电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0801.2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1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薛伍曹;王理;余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5;H01M2/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余哲玮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卷绕 式电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特别是涉及锂离子电池及其卷绕式电芯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移动电源、电子烟、 各种数码产品、电动工具、动力、储能等领域。其市场应用广、潜力大。随着 信息时代的到来,数码、电子产品的市场在逐步扩大,手机市场对电池容量(能 量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电池的厚度越薄越好,另一方面要求电 池的能量密度越高越好。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中,其卷绕式电芯结构的整体厚度较为不均,厚度差异 较大锂离子电池不仅仅会浪费部分空间,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还会出 现锂离子电池扭曲变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厚度较为均匀的卷绕式电芯结构,同时还提供一种使用 上述卷绕式电芯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一种卷绕式电芯结构,包括:
正极片,包括带状的正集流体及正极耳,所述正极耳设置于所述正集流体 的端部;
负极片,包括带状的负集流体及负极耳,所述负极耳设置于所述负集流体 的端部;及
隔膜,与所述正极片及所述负极片相互卷绕,且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 与所述负极片之间;
所述正集流体的两个表面中与所述负极片相邻的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 区域,所述正集流体的第一区域非正对所述负极耳并设有极性涂层,所述正集 流体的第二区域正对所述负极耳并未设有极性涂层;所述负集流体的两个表面 中与所述正极片相邻的表面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负集流体的第一 区域非正对所述正极耳并设有极性涂层,所述负集流体的第二区域正对所述正 极耳并未设有极性涂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性涂层设置在所述正集流体表面形成正极单 面敷料段及正极双面敷料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单面敷料段包括第一正极单面敷料段及第 二正极单面敷料段,所述第一正极单面敷料段与所述第二正极单面敷料段相间 隔,所述负极耳被所述第一正极单面敷料段与所述第二正极单面敷料段间的部 分所述正集流体包裹,且所述正集流体包裹所述负极耳的侧面未设置所述极性 涂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双面敷料段设置于所述正集流体靠近所述 正极耳的一端,并与所述正极耳相间隔,所述第一正极单面敷料段与所述正极 双面敷料段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极单面敷料段及所述第二正极单面敷料 段分别位于所述正集流体的两个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性涂层设置在所述负集流体表面形成负极单 面敷料段及负极双面敷料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极双面敷料段包括第一负极双面敷料段及第 二负极双面敷料段,所述第一负极双面敷料段与所述第二负极双面敷料段相间 隔,所述正极耳被所述第一负极双面敷料段与所述第二负极双面敷料段间的部 分所述负集流体包裹,且所述负集流体包裹所述正极耳的侧面的未设置所述极 性涂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极双面敷料段设置于所述负集流体靠近 所述负极耳的一端,并与所述负极耳相间隔,所述第二负极双面敷料段设置于 所述负集流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负极双面敷料段与所述第二负极双面敷料段 通过所述负极单面敷料段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耳在所述卷绕式电芯结构的厚度方向上与 四层所述极性涂层相层叠,所述负极耳在所述卷绕式电芯结构的厚度方向上与 四层所述极性涂层相层叠,所述卷绕式电芯结构中部在厚度方向上有六层所述 极性涂层相层叠。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卷绕式电芯结构。
上述锂离子电池及其卷绕式电芯结构中,由于负极片与正极耳所相对应的 区域及正极片与负极耳相对应的区域均未有极性涂层,从而减小了卷绕式电芯 结构中正极耳及负极耳所在区域的厚度,在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同时又将极耳区 域厚度降到最小,很好的解决了以往电芯结构极耳区最厚的问题,减小了卷绕 式电芯结构不同位置的厚度差,使卷绕式电芯结构的整体厚度更加均匀,并且 提升了卷绕式电芯结构的能量密度,进而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0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离子动力电池中试检测专用系统用按压装置
- 下一篇:电池叠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