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及其屏幕保护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8761.8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5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程华俊;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地址: | 5160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及其 屏幕 保护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及其屏幕保护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设备。屏 幕作为人与手机互动界面,其显示效果好坏直接决定了手机的使用价值。目前, 手机屏幕一般都采用显示效果比较好的玻璃或有机玻璃组成,这些材料制成的 屏幕比较脆弱,很容易破裂,抗跌性比较差,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手 机尺寸越来越大,屏幕的抗跌性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屏幕是固定在前壳21上,前壳21是保护屏幕 的第一道屏障。为了提高手机的整体强度、提高抗跌性能以及保护手机屏幕, 手机前壳上通常会采用模内钢片22注塑的方式来提高手机强度。但是,由于钢 片22低于屏幕1下表面,手机跌落位置一般在屏幕侧面,而且侧面跌落手机屏 幕受力最大,屏幕最容易破裂,所以现有技术不能有效提高手机屏幕抗跌性; 除此之外,由于前壳跌落位置的材质是塑料,前壳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弱;所以, 当手机跌落位置在屏幕侧面时,壳料将沿图1所示的受力方向瞬间变形碰到屏 幕,从而导致屏幕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及其屏幕保护壳体,能够有效的 改善屏幕的抗跌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屏幕保护壳体, 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壁和侧壁,以及由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合形成的、 用于容纳所述屏幕的凹槽;
还包括金属片:
所述金属片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底部的底板,以及由所述底板向上延伸、 并伸入所述侧壁中的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到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 大于所述屏幕底面到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屏幕底面的垂直距离为 0.15mm~6mm。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由塑料制成的外壳,所述外壳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 于所述金属片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片为钢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手机,包括所述的屏幕保护壳体,所述屏幕保护 壳体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壁和侧壁,以及由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合形成的 凹槽,所述屏幕容纳于所述凹槽中;
还包括金属片:
所述金属片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底部的底板,以及
由所述底板向上延伸、并伸入所述侧壁中的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到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 大于所述屏幕底面到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屏幕底面的垂直距离为 0.15mm~6mm。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由塑料制成的外壳,所述外壳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 于所述金属片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由塑料制成的外壳,所述金属片为钢片,所述外壳 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于所述金属片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幕保护壳体,其外壳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于金属片的 表面,所述金属片包括底板以及由所述底板向上延伸的侧板,且所述侧板远离 所述底板的一端高于所述屏幕与所述凹槽底部接触的一面,通过这样的设计可 以很好的改善屏幕的抗跌性能,降低了屏幕破裂的风险、减少因屏幕破裂而造 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 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屏幕保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屏幕保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 形式来实施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 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 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 改。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包括屏幕1以及屏幕保护壳体2,其中,所 述屏幕保护壳体包括外壳21以及金属片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87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