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碗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7939.7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5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曾鹏;张宏;董全义;郑保国;于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密封碗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很多液压设备中会用到内部带钢圈的密封碗,之前拆卸 密封碗往往使用螺丝刀或铁钩将其撬出,此操作方法费时费力,而且 此类尖锐工具还容易划伤壳体,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操作方便,而且安 全可靠的拆卸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高效拆卸,并且对密封 碗损伤较小的拆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拆卸装置包括弹性夹头1、壳 体2和顶针3,弹性夹头1固定在壳体2的一端,弹性夹头1和壳体 2沿轴向开有通孔,弹性夹头1为圆筒形,内孔端部带有锥型面,并 且该端部外壁上沿轴向开有通槽,顶针3为一端带有与内锥型面配合 的锥型柱体,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壳体2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弹性夹头1为弹簧钢材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弹性夹头1外端的圆周面上开有网 状滚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操作简单,拧紧顶针后拖拽手柄即可 将密封碗从壳体中拔出,而且使用过程中此装置不与壳体直接接触, 所以不会对壳体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A-A剖视图;
图3为:B的放大图;
图中:1为弹性夹头,2为壳体,3为顶针,4为密封碗壳体,5 为密封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密封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夹头1、壳体2和 顶针3。弹性夹头1与壳体2通过螺纹固连在一起,顶针3与壳体2 通过螺纹配合,通过旋转顶针3即可使顶针3发生前后移动,顶针3 前移时则促使弹性夹头1扩张,实际使用时即使利用弹性夹头1的扩 张后与密封碗5内圈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将密封碗5从密封碗壳体4中 拔出。此结构紧凑,使用简便,而且在拆卸过程中拆卸装置与密封碗 壳体4不会直接接触,从而有效降低了拆卸过程中划伤密封碗壳体4 的几率。
拆卸密封碗时,先将此工装的头部伸入密封碗的内圈中,然后顺 时针拧紧顶针,使弹簧夹头膨胀,随后拖拽壳体将密封碗从壳体中拔 出。
参见图1,通过旋转顶针3,则顶针3头部的锥面会将弹性夹头 1撑开,从而与密封碗钢圈内圆紧密接触,从而利用摩擦力将密封碗 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如图1所示,弹性夹头1前端设计了内凹结构,巧妙的避开了密 封碗中间的突起,弹性夹头1前端与密封碗接触的外圆柱面部分设计 成网纹滚花,有效的增强了摩擦力。顶针3头部设计成小角度锥面结 构,弹性夹头1内部也设计成小角度锥面结构,当用力拧紧顶针3时, 两个锥面之间的互相挤压使得弹性夹头1上产生强大的张力,正是因 为有了大的张力才能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将密封碗拆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79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退皮辊多功能顶杆装置
- 下一篇:基于液相色谱法的分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