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线防折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7514.6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1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廖中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飞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5 | 分类号: | G02F1/13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宛文鸣;胡耀成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线 折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CM(英文:LiquidCrystalModule,中文名称:液晶模块、 液晶显示模组或液晶显示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LCM的排线防折 断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LCM是指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及驱动集成电路、电 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LCM是一种高新技术的基础元器 件,作为电子产品的显示模块,它可以与其它组件组装起来,形成手机、电脑 等电子产品。
其中,LCM的前端通常会设置有用于与外部传输数据信号的“T”字型的 排线(一般为FPC排线),排线正面较宽的一端设置有元件区,元件区的背面设 置有补强板,排线较窄的一端设置有单层区。这种LCM的排线的不足之处在于: 由于单层区与补强板之间有高度差,进而在排线弯折时,单层区与补强板的连 接处形成应力集中,容易造成排线的拉扯断裂、折断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LCM的排线防 折断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线防折断结构,包括呈“T”字型的排线主体,所述排线主体正面较 宽的一端设置有元件区,所述元件区的背面设置有补强板,所述排线主体较窄 的一端设置有单层区,所述补强板靠近单层区的一侧开设有与单层区位置对应 的凹形槽,所述凹形槽的宽度大于单层区的宽度。
其中,所述凹形槽的两侧成型有向外倾斜的斜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补强板开设凹形槽,从而在 排线弯折时,可以错开单层区与补强板的位置,使减小单层区与补强板的连接 处的应力集中,改善排线的断裂、折断等问题,提高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线主体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线主体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补强板的示意图。
在图1~3中包括:
1——元件区,
2——补强板,
3——单层区,
4——凹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 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的排线防折断结构,包括呈“T”字型的排线主 体。排线主体正面较宽(即横向)的一端设置有元件区1,例如:元件区1可放 置LCM的背光LED等元件。元件区1的背面设置有补强板2,以增强元件区1 的硬度、强度,例如:补强板2通过胶水粘贴固定在元件区1的背面。排线主 体较窄(即纵向)的一端设置有单层区3(即仅有排线一层),例如:单层区3 端部的端子可外接PCB板插座等,以实现LCM与外部传输数据信号。
其中,如图2、3所示,补强板2靠近单层区3的一侧开设有与单层区3位 置对应的凹形槽4,凹形槽4的宽度大于单层区3的宽度,优选凹形槽4的宽度 略大于单层区3的宽度,使得排线在弯折时,单层区3可刚好置于凹形槽4内, 从而错开单层区3与补强板2的位置,减小单层区3与补强板2的连接处的应 力集中,改善排线的断裂、折断等问题,提高良率。
优选的,如图3所示,凹形槽4的两侧成型有向外倾斜的斜边,使凹形槽4 不会刮碰单层区3的边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排线防折断结构,通过在补强板开设凹形槽,从 而在排线弯折时,可以错开单层区与补强板的位置,使减小单层区与补强板的 连接处的应力集中,改善排线的断裂、折断等问题,提高良率。经实验证明,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LCM,断裂、折断等问题极少。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 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 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 者等同替换,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飞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飞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75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