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夹送辊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5719.0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0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姚双吉;刘炜;王任全;闫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2 | 分类号: | B21B39/02;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夹送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线材吐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夹送辊。
背景技术
夹送辊是高速线材生产线机组中的重要设备,在生产线材机组中的位置为高速线材精轧机之后、吐丝机之前。主要功能是夹持线材顺利通过水冷段区域,并平稳送入吐丝机中,起到防止线材抖动,保证线材在轧线上各机架之间形成微张力,并顺利通过轧线的作用。
其中,夹送辊设备主要分为传动机构和夹持机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传动系统主要包括齿轮结构,用于实现增速以及传送;夹持机构主要包括两根辊体,通过两根辊体同步开闭动作实现对线材的夹持。
夹送辊的主要结构为:电机通过一级或两级齿轮增速传动,将旋转运动传递到夹送辊中间齿轮上,再经过中间轴上齿轮的等速比传递,将旋转运动传递到夹送辊的两根工作轴上。夹送辊的两根工作轴带动夹送辊等速转动,并与精轧机出口线材运动线速度相同,待前方热金属检测器检测到线材头部经过夹送辊后,驱动夹送辊上的辊缝闭合,夹持线材前进。
目前的夹送辊设备主要有两种:齿轮同步夹持机构和多连杆同步夹持机构;其中,齿轮同步夹持机构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中间齿轮、工作齿轮、直线伺服机构、扇形齿轮同步机构,其中,各个齿轮之间均为等速传动,以实现工作齿轮等速旋转夹持线材,直线伺服机构通过连杆驱动等速比扇形齿轮同步机构,带动工作齿轮之间的开闭变化。在夹送辊的辊环夹住线材之后,伺服系统可以通过连杆带动扇形齿轮同步运动,向上下辊环输出相应的夹持力作用在线材上。伺服系统可以随时改变输出力参数,用来实时调节夹送辊辊环的夹持力大小。
如图2所示,多连杆同步夹持机构具体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中间齿轮、工作齿轮、直线伺服机构、多连杆同步机构,其中,各个齿轮之间均为等速传动,以实现工作齿轮等速旋转夹持线材,直线伺服机构通过多连杆机构实现同步运动,带动工作齿轮之间的开闭变化。在夹送辊的辊环夹住线材之后,伺服系统可以通过图中的全等多连杆机构,带动向上下辊环输出相应的夹持力作用在线材上。伺服系统可以随时改变输出力参数,用来实时调节夹送辊辊环的夹持力大。
虽然上述夹送辊设备均可通过调节伺服系统的输出力参数以调节夹送辊辊环的夹持力大小,但一旦伺服系统的输出力参数固定,夹送辊辊环之间的夹持力大小就固定,而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钢温、料型、冷却水阻力、摩擦力等外界因素影响,线材所需的夹持力大小并非恒定不变。恒定的夹持力可能造成线材因夹持力过小而打滑,或线材因夹持力过大而塑性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夹送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动态调整夹送辊的夹持力大小,而引起的线材打滑或塑性变形的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夹送辊,包括:
用于挤压成型的第一夹送辊本体和第二夹送辊本体;
传动机构,第一夹送辊本体和第二夹送辊本体分别与传动机构连接,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第一夹送辊本体和第二夹送辊本体分别绕自身轴向方向转动;
伺服机构,第一夹送辊本体和第二夹送辊本体分别与伺服机构连接,在伺服机构的作用下,第一夹送辊本体和第二夹送辊本体相对运动;以及,
控制机构,第一夹送辊本体或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控制机构的输入端连接,伺服机构的输入端与控制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控制机构根据预先设定的输入输出关系得到伺服机构的控制信号,以控制伺服机构的输出。
可选地,传动机构包括:
用于提供驱动力的驱动电机;
第一传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接,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第一传动齿轮绕自身轴向方向转动;其中,第一夹送辊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工作齿轮;
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其中,第二夹送辊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工作齿轮。
可选地,传动机构还包括:
设置于驱动电机与第一传动齿轮之间的增速齿轮组。
可选地,第一工作齿轮与第一夹送辊本体同轴设置,第二工作齿轮与第二夹送辊本体同轴设置。
可选地,伺服机构包括:
用于提供伺服动力的直线伺服电机;
曲柄滑块,曲柄滑块的第一端与直线伺服电机连接;
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曲柄滑块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工作齿轮连接;
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工作齿轮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齿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5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附着虚拟污垢图案生成方法以及光检查用盘
- 下一篇:一种轧机及其传动机组